由于季漢史料較少,關于張飛的記載也很少,不像關羽還能在魏國眾多將領的傳記中看到,張飛前半生的事跡被草草帶過,后半生也是戛然而止。本篇來看看張飛在詩詞中是什么形象。
《賀鄭使君》唐代貫休
義為土地精靈伏,仁作金湯鐵石卑。龔遂劉寬同煦嫗,張飛關羽太驅馳。
【原文太長只截取了兩句,有興趣可以去搜一下全篇。關羽、張飛兩位情同手足的兄弟經常被放在一起比較,尤其是關羽以義氣著稱。順便,劉寬不僅號稱“通儒”,他的謚號還是“昭烈”。】
《點絳唇·慢馬四只粗》元 楊舜臣
怎做的追風駿驥,再生不敢到檀溪。幾曾見卷毛赤兔,凹面烏騅。美良澗怎敵胡敬德,虎牢關難戰莽張飛。
【同樣只節選了一部分,話說還有很多戲曲中提到了張飛。主要人物就是呂布、張飛,配角是赤烏、烏騅,顯然是照著《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通俗演義》所寫。】
《故資政殿學士特贈光祿大夫曾公挽辭二首》宋晁說之
馬援枕前嘆,張飛帳下怨。古人有余淚,今日不堪言。
犬豕方逃格,璵璠忽自焚。共嗟當寧恨,寧復問乾坤。
【馬援就是那個要“馬革裹尸”的人,張飛、關羽二人對待部下的態度截然相反,關羽善待士卒而張飛鞭笞健兒,受到責罰的人難免心生怨言,張飛還讓被鞭打過的士卒護衛左右,最終被帳下張達、范強二人殺害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嚴顏碑》蘇轍
古碑殘缺不可讀,遠人愛惜未忍磨。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訛。
嚴顏平生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愛善折張飛豪。
軍中生死何足怪,乘勝使氣可若何。斫頭徐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
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臨危閑暇有如此,覽碑慷慨思橫戈。
【翻了翻,詩詞中與張飛關聯最多的除了關羽就是嚴顏,這篇主要還是夸贊嚴顏的誓死不屈,人生的大起大落總是來得那么快】
《讀史》陸游
顏良文丑知何益,關羽張飛死可傷。等是人間號驍將,太山寧比一毫芒。
【很遺憾,顏良、文丑兩員驍將實在沒能留下多少記載,反過來顏良倒是成全了關羽蓋世英名,與他同為“萬人敵”的張飛自然也被順帶提及】
《和李嶠雜詠詩百二十首韻》清弘歷
杜牧月中詠,相如車上歸。忠曾伏豫讓,勇或斷張飛。
刺處蒼蛟巨,得來玉杵輝。尾生還抱柱,終以信為依。
【這句大概是指張飛在長坂坡阻斷追兵的事跡,豫讓還用多說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哭彭副使啟殯歸瑞安·其二》明 藍仁
旅殯荒山三十春,白頭執紼又何人。久知杜甫須收骨,誰料張飛解殺身。
歸旐已隨春雨動,故丘應與海云鄰。武夷野老扶衰病,楚些歌成淚滿巾。
【誰又能料到大軍臨行之際損失一員大將,噫!飛死矣】
《驕兒詩》李商隱
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豪鷹毛崱屴,猛馬氣佶傈。
【張飛的形象飄忽不定,以此戲謔倒是真的戲謔了,鄧艾的口吃倒是容易證實】
《張飛廟》明江源
榮辱存亡共豫州,欲將僣竊問諸侯。山河百戰公無敵,事業三分死不休。
漢室未忘忠貫日,嚴顏竟釋義橫秋。孫曹未滅身先殞,其奈皇天不祚劉。
【這可能是最正經寫張飛的一首詩了,說好的恩若兄弟,那只求同年同日死,黃沙百戰,不改初心。】
《張飛廟》明史謹
威名垂萬古,勇力冠當時。義釋巴東守,身傾帳下兒。
荒祠臨澗壑,高樹擁旌旗。回首三分國,何人賦黍離。
【又一次被提及的嚴顏,其實張飛能被成為“萬人敵”,說明他在隨著劉備東奔西走時表現十分耀眼,給敵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張飛廟》唐殷堯藩
威名垂萬古,勇力冠當時。回首三分國,何人賦黍離。
【聚散離分,故人常在】
如有疏漏,還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