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的忠義到底體現在哪里?除了忠義他還有什么?這里告訴你

張飛(公元166年-221年左右),字翼德,幽州涿郡人(今河北涿州),三國時期蜀中名將。

張飛畫像

忠義兩全

【義】

他與劉備關羽等人相談甚歡,邊喝酒邊聊天,酒過三巡,張飛就認定了他們是一輩子的兄弟,遂提出結拜(桃園三結義)。喜歡喝點小酒的朋友都知道,這個酒到位了呀,都會干出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

桃園三結義雕像

之后兄弟三人在董卓大敗之后救出董卓,董卓沒有一絲感激,反而眼神和語氣中盡是輕蔑和嘲諷。劉備和關羽雖說心里不痛快 ,倒也沒說什么。但是張飛忍不了,大怒曰:“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

如此看來,張飛的確是性情中人,對于自己的兄長受氣,看不過去,也咽不下去,提起自己的丈八蛇矛就想取董卓狗頭,卻被劉備攔住了。

他手持一支丈八蛇矛,勇猛無比。在剿滅黃巾軍時,張飛參加大大小小的戰役三十余次,殺人無數,黃巾軍中無人能敵。

劉備畫像

然后跟著劉備在安喜縣上任,因為劉備沒有得到封賞,是后來郎中張鈞在皇上面前幫他們說了話,才有這個小縣令當當。當然,張飛也跟隨大哥左右,來到了安喜縣。

可這個安喜縣也不是個安逸的地方。因為督郵來到安喜縣。這個督郵也看不起他們,諷刺劉備,劉備只好唯唯諾諾,不敢大聲說話。張飛在小酒館小酌了幾杯,正在興頭上,聽見有人說督郵欺負我大哥,這誰氣得過勁吶!張飛話不多說,徑直往督郵住的地方去,一把抓住督郵的頭發,把他綁在馬樁上,折斷柳條往死里打。

這是義!

【忠】

為了兄長的尊嚴,不顧自己的前途,換句話說,就是直接斷送了自己的前途。可惜后來劉備趕來阻止了他。張飛本想取他性命,關羽也有同樣的想法,大不了遠走他鄉,繼續漂泊。劉備畢竟是仁慈的,饒了督郵的狗命,張飛雖然很想取他狗頭,但是大哥的話不能不聽。

這是忠!

勇猛無比

兄弟三人十分想要為國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匡扶漢室,一同討賊,所以跟著公孫瓚走了。

當時的張飛還是一個步弓手。按理來說,在黃巾之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將士怎么還會是一個步弓手呢?畢竟張飛的本事比起一位上將都綽綽有余。為何這樣說?

張飛大戰呂布

張飛提起丈八蛇矛能與三姓家奴呂布單打獨斗幾十回合不落下風。而呂布是何許人也,當時董卓手下的第一猛將。其手持一桿重二十四斤,長一丈二的方天畫戟。據《三國志》中寫道:方天戟的畫桿似又八荒火龍之靈,觸之有焚燒之感,畫戟頂端利尖之處透著煞戾無匹的殺氣讓人兇性漸長,方天四角之刃好似藏著修羅之力,迷人心智,嗜血殺戮。

就憑這,就能看出張飛的不一般。說起這個勇猛,就不得不提張飛一人立于當陽橋上,卻沒有一人敢來和他決一死戰。當時劉備帶著新野數十萬百姓往江陵進發,隨行只有區區三千兵馬,而曹操帶著數十萬精兵強將前來圍剿。好在劉備有數名猛將伴他左右,更有智慧化身的諸葛亮任他的軍師。

而張飛也正是在這種殘酷的環境之下越戰越猛,特別是當時聽到趙子龍投敵而去,眼睛睜得跟老虎眼睛似的。只見他提起丈八蛇矛,帶領二十騎兵,飛奔至長坂橋。

張飛一人獨立長坂橋

張飛見橋東有許多樹木,便讓二十余名將士砍下樹枝綁在馬尾上,在樹林里跑來跑去,揚起漫天塵土。張飛自己卻站立在橋上,面向敵軍,面不改色,大吼道:“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其聲勢比起謝遜的獅子吼有過之而無不及,百萬大軍,竟被張翼德一人止于長坂橋。

當時《三國演義》的電視劇,張飛一吼,對面有一將士七竅流血,掉于馬下當場身亡。雖說當時曹軍不敢殺向張飛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以為有伏兵。

但這也是張飛想到的計策,所以這次將曹軍止與長坂橋,成功為劉備和新野百姓的撤離爭取了時間,張飛功不可沒。

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張飛有勇有謀。

可是剛剛夸完他,他就犯錯誤了。

曹軍離去之后,他就把長坂橋給拆了。這是非常愚蠢的決定,可見人的腦子也會有偶爾短路的時候。

勇中有智

智勇雙全?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個詞用在張飛身上恐怕不合適吧。因為在影視劇中,張飛一直都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形象,可是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卻并不是這樣的。歷史上真實的張飛乃是一個富家子弟,并且還是一個白面書生。

影視劇中的張飛

世人都知道張飛是萬人敵,勇猛無比,卻不記得張飛也是一位將才,也有領軍打仗的本領。當時張郃領精兵一萬五來犯。張飛得到消息后,并沒有立即帶兵與張郃決一死戰,而是先與雷銅商議,決定借助地理優勢埋伏張郃。

張飛帶領一萬精兵與張郃決戰,自己和張郃單挑。張郃當然也不懼怕這位萬人敵,提槍就是干,大戰數十回合后,發現“后院”失火了,趕緊后撤,逃回了自己的軍營。

張郃畫像

第二天,張飛本想一鼓作氣把給張郃滅了,可張郃龜縮在自己的狗窩不敢出來。而張飛又不能硬闖軍營,因為這樣損失會很大,他可不想拿將士的性命去冒險。張飛日思夜想,他想到一個自認為很不錯的辦法。他先去辱罵張郃,激怒他,逼他來與自己決戰。

他知道別人對自己用這種辦法很管用,于是也用這種辦法去對付張郃。可沒成想張郃根本不吃這一套,你辱罵我,我也辱罵你啊。

張飛很苦惱,于是在軍營中整日飲酒,邊喝酒邊想對策。酒有時也是個好東西,讓張飛想出了一個好計謀,把自己的大哥都給騙到了,也就軍師諸葛亮知道張飛肚子里的花花腸子。諸葛亮讓劉備放心,還送了一些好酒給張飛喝。張飛收到酒后,讓將士一同暢飲。張郃收到消息后,直接帶領兵馬殺下山來。

為什么張郃想也不想就直接殺向張飛軍營?

因為張郃知道張飛整日想戰,心情十分郁悶,整日借酒澆愁,此刻應該會是個好機會。于是帶軍殺到張飛面前,一槍刺倒一個大漢,以為自己成功把張飛殺了,誰成想是個稻草人。這時營帳后殺聲四起,兵戈擾攘。張郃知道自己中計了,便立即撤退,卻被一位手持丈八蛇矛的黑臉大漢攔住了去路。大戰幾十回合后,張郃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一心想要逃走。當張郃找到一個脫身,便急忙逃跑,張飛自然不甘心讓他就這樣逃走,于是乘勝追擊,可惜最終還是讓張郃逃走了。

張飛能夠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缺點,最重要的是,他還能利用自己的缺點反過來套路敵人,由此可見,張飛乃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漢子!

豁達大度

張飛帶兵攻打巴郡,而巴郡太守是蜀中名將--嚴顏。此人年紀雖然有點大,但是精力充沛,擅長拉弓射箭,耍大刀,勇猛無比。他知道張飛帶領大軍來犯,選擇了據守城池。張飛派一名將士前去要求嚴顏投降,嚴顏自然不會立起降旗,大怒之下,把將士的耳鼻割下,放他回張飛身邊。張飛一氣之下,帶領數百名鐵騎殺向巴郡城下,都快殺過護城河了,卻被嚴顏放箭射回去了。

嚴顏畫像

這換誰心里也不痛快,簡直是奇恥大辱哇!張飛憋了一肚子火回到軍營,心想明日一定要取你老匹夫狗頭。張飛帶領大軍前去攻打嚴顏,嚴顏一箭將張飛的頭盔射掉了,這又是一恥。張飛把一切都銘記在心,發誓一定要砍這匹夫狗頭。于是張飛又使出了他那一貫的伎倆--叫罵。嚴顏也不是那種匹夫之勇的小人,還是閉城不出,張飛也沒辦法,只能與嚴顏周旋。

之后幾位將士打探有一條小路可以偷偷的經過巴郡,張飛心生一計。還是與上回擊敗張郃一樣,假裝自己要逃跑,嚴顏大喜,截住張飛后路,也想取張飛狗頭。張飛這個佯裝撤退實在是做得出色,強如身經百戰的嚴顏也中計了,最終被張飛生擒。

張飛眉開眼笑,終于要報一箭之仇了,準備當眾砍嚴顏狗頭,但是嚴顏一點也不害怕,回叱飛曰:“汝等無義,侵我州郡,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張飛非常憤怒,呵斥將士把他頭砍下,嚴顏喝曰:“賊匹夫!砍頭便砍,何怒也?”。

張飛最后被嚴顏的氣魄感動了,親自放了嚴顏,并且以禮待之。張飛在被嚴顏羞辱過多次,首先是自己的將士被割了耳鼻,并且還帶來了嚴顏的辱罵,其次是被嚴顏一箭射掉了頭盔,差點小命就不保了,還有就是在嚴顏快要被砍頭的時候還是辱罵張飛。

張飛義釋嚴顏

我們都知道張飛是暴脾氣,被人羞辱這么多次還能不取其性命。說明張飛也是一個豁達大度的人,生擒嚴顏勇絕倫,惟憑義氣服軍民。

結語:縱然關羽受世人敬仰,張飛亦是如此。張飛在劉備身邊也立下汗馬功勞,殺敵無數,戰功赫赫。后被封為五虎上將之一的右將軍,榮譽無數。但他對劉備一直忠心耿耿,從未動過其他心思,雖說他對手下的將士不體諒,經常把氣撒在將士身上,但他對兄弟是沒有話說的,重情重義。

也正是因為情義二字,張飛才死于自己手下范疆和張達手中。如果張飛是個無情無義之人,在關羽被殺之后就不會去給他報仇,也不會為他痛苦流涕,整日心情狂躁,更不會有后來鞭打部下而被殺了,或許這樣,張飛還能獲得更多的榮譽。所以說張飛也是一位忠義兩全,有情有義,智勇雙全,豁達大度的漢子。

對于張飛這個人物,大家怎么看呢?

注:圖源于網絡,侵刪。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

《三國英雄之張飛傳》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整個三國,正史以《三國志》最為著名,但影響力最大的還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取材于東漢末年和魏蜀吳三國的歷史,...
    飛過的百合花田閱讀 1,692評論 0 3
  • 張飛和關羽的故事,我愿意看《三國演義》,因為他們的故事,需要更多生動的細節去感知。他們的勇猛無敵,他們的豪氣干云,...
    清晨起閱讀 987評論 16 14
  • 張飛智取瓦口隘 黃忠計奪天蕩山 卻說張郃領兵三萬分為三隊,依山傍險扎下三座大寨:一寨名叫宕...
    黃河歌者閱讀 7,363評論 11 65
  • 什么是寫繪?是畫畫?是素描?還是??? 我們先來看看網絡上是如何定義的: “寫繪”,是指孩子在閱讀之后借助圖畫和語...
    candy艷子閱讀 1,445評論 0 0
  • 花了兩天寫了不到八千字的論文,還是在邊上班的情況,大概是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完成的。相比較之前的三篇用時花費的時間縮...
    蜉蝣事關閱讀 184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