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戀,在親密關系中會和伴侶時常采取疏離的模式,相較于焦慮型來說,回避型在關系中顯得更加從容和淡定。ta常常給人“不怎么在乎”的感覺,好像愛情對ta而言就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即使是在戀愛中,也可能抗拒陪伴,回避親密。
這就是回避型依戀的相處模式,愛你在心口難開。跟回避型相處談戀愛,可能ta沒說過什么甜蜜的話語,但傷人的話語卻沒少說,你還記得ta說過的傷人話有哪些嗎?
1、
我覺得談戀愛真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要不算了吧!
(回避型在戀愛中很明顯覺得不舒適了,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的感覺比不上一個人來得好,那么為啥要花那精力和時間呢?)
2、
我覺得跟你在一起很不自在,你一說話我就想逃避。
(不要過度給予愛,那是負擔,回避型感受不到溫暖,只會覺得很窒息。)
3、
你對我很好我知道,但是我并不需要。
(回避型比較獨立,情感較為淡漠,當你試圖打破ta的這個特點,就會讓回避產生應激,進入“貓捉老鼠”的模式。)
4、
談戀愛就一定要經常聊天,黏在一起嗎?那我寧可單身。
(回避型不喜歡你一直在ta面前晃,不僅沒有了新鮮感,而且也沒有自由。)
5、
我有時候覺得我沒以前快樂了。
(這是很危險的信號,先盡可能讓ta恢復之前的狀態,再做打算。)
6、
沒有什么是不變的,總有消失的那一天。
(你的陪伴和長情,是消除ta悲觀情緒的利器。)
7、
不要試圖改變我,誰都不可能改變我的,我就是我。
(不要試圖改變ta,你要先接受ta才行。)
8、
我不需要你為我做那么多,我也不會為你做那么多。
(付出六分的愛就夠了,太多的愛,你和ta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9、
你根本就不理解我,我不回復,只是想一個人靜一靜。
(回避型不想你一直糾纏ta,ta需要獨處的時候,你就不要去打擾。)
10、
我不想你。
(回避型愛自己勝于愛你。)
11、
我就是這樣的人,你想要直白表達愛的,那我們不合適。
(不善表達是回避型的通病,如果你一直逼迫ta用你喜歡的方式,回避型會非常抗拒。)
12、
你不要管我每天都在干嘛,我也不問你在干嘛,我不需要你每天跟我報備。
(回避型覺得即使戀愛了,個人也有個人的空間和隱私,不能隨便干涉。)
13、
我為什么生氣不說話你都不了解,你還說你愛我?
(回避型不喜歡對象把愛掛嘴邊,愛在ta心中是遙不可及的,ta拒絕被所謂的愛所捆綁。)
14、
你不找我,我可以一直不來找你。
(回避型早已習慣自得其樂,談戀愛對ta而言只不過是兩個人各干各的事。)
15、
你不要跟我講道理,我又不是小孩子,我跟你談戀愛不是聽你訓我。
(回避型不喜歡對象說大道理,這會讓ta覺得對象的姿態太高,也會讓ta覺得看不起ta。)
回避型說過的傷人話還有很多很多,以上只是冰山一角,但不管表達內容有多么千奇百怪,五花八門,其中的底層邏輯都是相通的,那就是ta需要邊界,需要被理解,尤其在戀愛初期,邊界要比陪伴來得更重要。
不要認為在一起了就是把回避型追到了手,在一起不代表回避型對你由衷地接納,ta可能只是受不了你的軟磨硬泡,或者出于其他什么因素。
最后,給你一個建議,當回避型說出傷人話,你的第一反應不要是ta變心了,ta不愛了,而應該是想到,原來ta跟我在一起沒有那么舒適。你自查一下,看看你是不是追得太緊了,還是你對ta還不夠理解。
傷人的話只是回避型內心感受的寫照,當你能完全讀懂回避型傷人話背后的邏輯,你就能穩穩地把回避型的情緒控制在手心。不僅如此,你還能通過這些表達,更進一步理解到ta內在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ta想要的相處模式是如何的,大致摸索出能讓ta舒適的“度”在哪里。這對你們的關系建立和發展,無疑都是有幫助的。
(小星,二級心理咨詢師,應用心理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