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貴沿 ‖『《中國旅游詩歌》之巴蜀篇(一)』現代詩五首
原創 2017-09-25 汪貴沿 北美蝶戀花詩社
萬水千山總是情
薩克斯風演奏 - 薩克斯風與吉他 演奏五
《中國旅游詩歌》之巴蜀篇(一)
作者:汪貴沿
主編:心? 夢
《樂山大佛》
修煉千年心旌不搖
在山邊一坐就擁有了世界
所有的驚奇都踏水而來
每一寸肌膚光芒萬丈
.
肅穆慈祥坐擁三江
從大唐而來
九十年的打造
接送了多少個江山更替
.
與其說是彌勒佛的雕像
不如說是海通禪師的信念
易暴浪為安流
這一坐便是千年
.
如果站起來
如果離開這座山
它的頭是否會碰碎藍天
三江之獸是否會吞噬月亮
.
(注: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錦里老街》
折疊的柔情撐開的是那夢一樣的時光
這段時光嵌進了雕花的窗欞
老街因它綿長而彷徨
總想起童年捉不完的迷藏
總想起小腳丫走不完的悠長
.
錦里十里老街
牌坊是那巨大的鎖
鎖住了巴蜀千年的文字與滄桑
鎖住了回眸一笑擦肩而過的惆悵
那老槐樹下纏繞的故事
悄悄爬滿斑駁的院墻
.
幾聲方言的吆吼
喊出了街口來來往往的月亮
青石錯落的節奏已飄香遠方
那苔蘚劃亮的詩句
滴落在每一壺酒里
朗朗韻味,沉醉于游子心上
.
而川西風情的竹簾
是一把把鋒利的刀,裁剪萬米陽光
做成麻辣燙里的粉絲
讓牽長的思念在錦里的老街
七彎八倒拐,夢境多年
那個地方我們叫它故鄉
《寬窄巷子下起了一場雪》
一條寬窄巷子
就擠出來那么多的詩
每一個字
都如雪花滿巷子飛舞
巷頭巷尾都擠滿了
玩雪的瘋子
.
寬窄巷子
因為寬所以遠
寬得如浩淼的大海
寬得可以裝下太陽
寬得可以裝下人心
寬得可以比寬還寬
.
寬窄巷子
因為窄所以美
窄得如折疊的書簽
窄得轉身就是天涯
窄得碰唇就是詩
窄得做夢都擦肩
.
北島昨晚來了
不是宣告就是回答
把月亮扔在了寬窄巷子
在白夜酒吧里
傾聽,杯子碰在一起
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
其實寬窄巷子
來自寬詩堂的詩里
那里有鷹飛的翅膀
那里有紅塵煙雨
還有昨晚下起的那一場雪
以及放逐蜀地的傳奇
(注:聽說詩人北島昨晚去了成都寬窄巷子,很多詩人聚會在那里,滿地撒落的都是感嘆和文字......)
? ? ? ? ? ——摘自《星星詩刊》2016.12期
《德陽,鄉愁的文字》
所有的誓言都是沖著秋收
心如空地一直在等待,那一懷落地的喜悅
故鄉的小路曲折回腸了
.
所有的果實都離開了母親
樹便瘦了腰身,豐滿了思念
那些遺落的花瓣成了遙遠的記憶
.
把故鄉的文字拆散成一筆一劃
拋在空中就成了雨,淚流滿面
裝在心中就成了刺,根根扎人
.
我坐在城市的一角遠望
坐在秋天的蘆花之上書寫
讓靈魂打擾夢境,今夜你一定會失眠
(注:德陽也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其境內擁有"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廣漢三星堆古蜀文明遺址。作為國家森林城市,其還是中國唯一的“聯合國清潔技術與再生能源裝備制造業國際示范城市”。)
《成都杜莆草堂》
草堂姓杜在流放的蜀都
在鶯飛草長的小溪旁
其實就是幾間茅房
一個用稻草蓋起來的屋子
一個寄居身體棲息的地方
.
它因詩圣的名字出名
出名讓草也有了價值
草可以叫圣草也可以叫詩草
蓋在堂屋成了千年草堂
因生產詩歌,這屋子有了包不住的光芒
.
那些秋風卷起的日子
八月裹走三重頂的清瘦
茅草也枯萎了黎明的天空
而朗朗詩韻依然不改惆悵
依然讓浣花溪的誘惑滿堂
.
即使無情的風撕扯著記憶
撕扯著屋頂上翻曬的陽光
這間茅屋依然佇立在那里
佇立成一座豐碑
一座讓世界矚目的輝煌
.
幾片竹林吟唱的文字
幾杯薄酒拂袖的舉杯
醉了草堂青石路的空靈
醉了隨風潛入夜的季節
醉了潤物細無聲的情感
醉了草堂的那一灣小橋流水
更醉了那些涂滿月光的晚上
.
很小時候,就有一種愿望
去膜拜那個神秘的地方
那個地方有山,有水,有草堂
那個地方不在城市,不在塵世
那個地方應該沒有污染,沒有霧霾
很干凈,不戴口罩,不關柴門
讓靈魂住進去永遠不再迷茫
(注: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余首。)
smt936684019/2017-09-24-20-22-06-8878.jpg
【作者簡介】: 汪貴沿,中國民盟盟員、無錫艾克賽爾柵欄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四川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四川什邡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先后在《詩刊》《人民文學》《澳門月刊》《世界散文詩集》《四川文學》《青年作家》《星星詩刊》《綠風詩刊》《詩神》等發表文學作品數百篇,作品被收入多種選本。獲大小文學詩歌獎多次,全國公開出版發行《總有人會感動》《愛情麥克風》國內首部詩集配光盤、《商旅追夢》及國內首部詩歌影像集《涂鴉路上》《柵欄內外遺落的文字》等七部作品集。與健鷹、昌平共創《寬詩堂》和《中國土裙部落》微刊,是四川方言體詩歌創始人之一。
北美蝶戀花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