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在線旅游發展如火如荼,競技場猶如一片血海。無論互聯網如何發展,旅游出行需求總是存在的,旅游信息的獲取也是必要的。10多年前,旅游資訊小冊子還處于暢銷書行列,信息多屬于平面、靜態的,10年后的今天,旅游信息依然呈現多樣化形態,圖文結合、3D實景,等等。那么,這中間都發生了什么?
信息變革之展示
旅游小冊子時代,信息尚未爆炸,旅游信息更新大多不及時。著名賽車手韓寒的一本書里還寫過關于旅游小冊子的一個段子,也是會見女筆友的段子。那個時代里,旅游資訊更多的是滿足大眾“看”的需求,僅僅是信息獲取的必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挺難的。
與此同時,互聯網上的旅游黃頁也正式興起,各種地方的、全國綜合性質的旅游黃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新浪等互聯網新聞門戶也相繼開設旅游門戶。彼時,中國正掀起第一波互聯網熱潮,旅游黃頁的興起,帶給旅游手冊莫大沖擊,更多的還是打通旅游信息傳達的通道,豐富旅游信息的承載形態。
其一,擴容旅游信息內容體量。原有的一本旅游小冊子能承載的旅游信息是極其有效的,一本冊子也只能介紹小幾十個景點。旅游黃頁的興起,最大程度的豐富旅游信息的承載量,從地方到海外,一應俱全。
其二,豐富旅游信息形態。早期的旅游冊子、旅游雜志,受限于篇幅,一個景點可能只能一張圖配幾句話,展示一個景點的大致印象。新浪旅游等旅游門戶網站則可以全方位的展現目的地旅游信息,從景點介紹到游玩路線。針對熱門景點,還可以以專題形式推送。
其三,旅游信息更新及時。紙質信息時代,旅游信息都是靜態的,定版的。互聯網旅游信息則是及時更新的,信息參考價值極大提升。
整體來講,那個時代旅游信息相對都是比較匱乏的,旅游黃頁和旅游門戶一定程度打通旅游信息傳播通道,初步完善旅游信息生產機制。這個階段,新浪旅游等門戶網站,其實還是處于信息輸出階段,也可稱之為“旅游信息1.0時代”。
信息變革之互動
經歷過旅游門戶的基礎,博客時代走的更為輕松,信息承載更加多元化。在門戶網站基礎之上,博客時代可謂全面開花,大眾創作需求得以全面激發。彼時,新浪網已然成為國內第一互聯網門戶網站,巨大的流量導入,旗下的新浪博客更是勢如破竹,一時難逢敵手。由此,許多博客達人找到發揮的平臺,博客達人時代興起。
博客時代,各個領域專業人士活躍于互聯網,根據時事熱點發表相關評論,產量驚人。這個時段,旅游領域的達人們同樣逐鹿如此,各種背包客、自駕游達人、登山客都興奮的將自己所到、所見、所聞整理為博客圖文,及時呈現到互聯網平臺。如此同時,與之匹配的博客用戶大量增長,沒有內容產出能力的博友同樣愿意為新鮮好玩的內容作出評論及留言。一方面有用戶參與的基礎,一方面則是新浪博客的刻意引導。博客端的旅游資訊初步建立互動基礎,大量的網民在他們感興趣的旅游信息下方留言、評論,并進一步與博主保持緊密聯系。
信息傳達之外,有一批旅游達人在這個階段聚集大量粉絲,并與之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慢慢也就形成旅游部落,活動召集、旅游目的地特產交易也就頻繁起來。同時,還有一部分嗅覺靈敏的目的地客棧、餐廳入駐博客,不斷分享他們對當地的理解及指引,吸引網友、游客與之互動,并吸引游客前往消費。
這個階段,新浪等互聯網門戶的博客產品,最大價值就是激發大眾用戶的創作激情,以及建立互聯網世界的溝通機制,為在線旅游打下堅實基礎,亦可稱之為“旅游信息2.0時代”。
信息變革之影響
本質來講,前兩個階段還是在處于進化的階段,旅游信息生產、傳播的不斷升級,更多的還是作為旅游信息參考的作用。
到微博時代,當年那些活躍于博客評論區的網友也逐漸找到感覺,140個字令人人都可以參與創作,人人都可以分享。信息的傳播方式更為方式,影響的層面也更為多元化。
其一,能夠樹立旅游達人的權威。微博時代,能將一些優質的旅游達人毫無保留的展現在微博世界,同時將他們所到之處毫無保留的分享給海量網友。優質旅游信息基礎上,微博為旅游達人們提供流量入口,不斷積累粉絲,形成個人品牌。
其二、影響普通游客旅游決策,提升旅游達人收入。社交時代,優質內容總能引發互動,從而影響普通游客旅游決策。以前,游客想去一個地方旅游,只是通過互聯網獲取相關資訊。現在,游客可能不知道去哪兒旅游,上微博,看相關達人及游客分享,便能做出決策。于此,新浪旅游與阿里合作的蜻蜓客計劃更是為微博旅游達人提供商業化路徑,微博達人可以根據自身旅游體驗策劃旅游產品,引導用戶參與。從內容,到互動,再到出行,形成一個完整的變現機制。
這個階段,相對而言,更具備變革性價值,全面打通旅游信息生產、傳播、互動、變現機制。內容信息的有能量傳遞,能讓大眾游客放心玩,旅游達人能保留熱愛的同時體面生活。因此,喻拓稱之為“旅游信息3.0時代”。
互聯網正在不斷發展,VR、AR、MR概念也不斷火熱,喻拓認為未來的旅游信息內容體驗或許將迎來更具變革性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