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張愛玲的書,心中帶著崇敬,仿佛是將去赴一個女神的約,既憧憬,又興奮,還帶著一點點緊張。
全書由若干中短篇小說組成,獨立的故事,獨立的情節,獨立的場景,獨立的心情。
很遺憾,我幾乎是將張愛玲的小說當成是一般的小說來讀了,關注情節,關注人物,關注內心,關注人生。
這些固然都沒問題,每一次讀小說,看電影,對我而言都是在經歷一次人生,別人的,截然不同的,超時空的。當悶熱的公交車里,陌生男女開始交談,經歷著只有短短幾十分鐘的愛情時;當戰亂的香港,男人把車軍車停在門前,與分別良久的女人再聚首時;當第七個女兒出生到來,大女兒離婚回娘家也到來時;在大學校園的宿舍,在上海赴香港的遠洋船甲板上,在香港近郊的豪宅陽臺,在上海鬧市區叮當車行走的街道上……無一不是額外的人生體驗。
然而,既然這是張愛玲的小說,我很遺憾地錯過了許多。環境,場景,容貌,畫面,聲音,氣息,溫度……這些描寫雖不影響故事的發展,實則都是獨到而細膩的,包含著令人驚喜的特別之處,并且與人物情節有著千絲萬縷的配合,融為一體,或相侍對立。我也曾偶爾讀到一些,但是忽略了大部分。
謹此提醒那些將要與女神相約的人,當你赴約,請準備好你的愛,她的臉,她的身體,她的心,她的氣息,每一樣都值得你凝眸癡意。
至于是否為了一份愛而傾城,傾哪座城,卻恐怕再也沒有當時那樣的羅曼蒂克了,哪怕這一刻,窗外的風已經帶著一點點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