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非,80后的小伙在2010年26歲的時候,毅然決然辭掉了穩定的工作。為了夢想,也為了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懷揣200美金和200人民幣,去新西蘭開始了自己的探索之旅,他邊打工邊旅行,給自己來了一個成年人的Gap Year(間隔年).?
在《打工旅行》這本書里,他用平實的文字記錄了這一年自己的經歷,也給有同樣夢想的伙伴提提供了不少實用詳盡的信息,比如如何換宿、如何找工作、如何免費搭順風車等。他用樸素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一步一步實現夢想的過程,同時也把自己的價值觀貫穿在書中。書中鮮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卻像一個老友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讀起來不急不徐,但卻趣味叢生。
在書中,他用心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他經歷了初來乍到時的驚慌失措,也感受到來自陌生人雪中送炭的溫暖!他專心致志于眼前每一天的工作、生活、困難,細心觀察和體會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同時,也交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他們在一起相互幫助,交流思想,共話人生…… 作者最終收獲了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的真摯的友情、甜美的愛情,也完成了自己熱愛的推理小說的寫作,真可謂是人生開掛的一年!
當然,這一年,他也經歷了一人在惡劣天氣一人徒步時的生死時刻,還有只身一人在異國他鄉為了省錢搭順風車的漫長等待和絕望心情,他還遭遇了黑工頭克扣本就微薄的薪水時的失落,然后奮起維權的艱難過程……? 體驗換宿、摘獼猴桃、給果樹剪枝、在飯店當大廚等不同的工作。一年,在人漫長的一生中顯得十分短暫,當這一切都成為過去,他收獲了自己認為最值得的人生體驗,甚至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走向!
他認為,人生有很多種可能性,人要在年輕的時候大膽嘗試、無所畏懼,很多事往往在不經意間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摘抄兩段精彩的段落跟大家分享:
P184?
在路上久了,很多人都會茫然, 會質疑自己為什么此時會出現在此地,為什么在做這樣那樣的事。其實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的人也很難逃離相同的困惑。茫然是人生強制停泊的站臺。只是在國內工作的時候,進站可能用了幾年。打工度假,4個月就扛不住了。如果一個人生活節奏特別快,生活壓力特別大,傾聽內心呼喚的時間就比較少。對思維遇到的障礙回應也比較遲鈍。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等到你想要停下來解決問題的時候,列車已經開過站,過期不候。而急剎車的代價很高,一般人都不愿意嘗試。
P304
離開缺乏理想的國度,人會不會變得更有理想呢。理想的孕育是個漫長的過程,但我相信愿意自我放逐的人多少還擁有一些對自由的向往。所以在新西蘭遇到的每一個背包客理想是個青菜蘿卜一樣的話題,理想從未高高在上,是現實讓我們低到塵埃里。
這里沒人嘲笑理想主義,沒人用祝福偽裝悲觀。而我也終于在新西蘭完成了生平的第一個理想,寫完一部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