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個星期看完,古典的書-《拆掉思維里的墻》共讀書院的精華。此書一直在研究解讀,心智模式!
1、最期待的一章(成為自己的樣子),究竟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只有不停不停地向自己的生命發(fā)問,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結(jié)果,并去實現(xiàn)它。而深刻的發(fā)問就是將它用手寫記錄下來。(最想做的10件事,最怕面對的10件事!給自己5個形容標簽)事實上還有另外一個誤區(qū),我們清楚自己想成為什么人的時候,又會缺乏一種驅(qū)動力!(這個是最可悲的)
成功其實是我們在社會群體里玩的一種游戲,成功的標準由社會評定,這個標準單一粗暴。(不可能符合大部分人的出路,只能滿足少部分人,且是一直在路上的人)
真正的成長是來自于自己的尺度、標準。我們自己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成長,并且在內(nèi)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會成長為什么樣子,就好像一顆樹籽,無需教導(dǎo),也會成長為一棵挺拔的大樹。
2、而我們有幾個時間段可以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自己!就是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當身邊的人不熟悉你的時候!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畢業(yè)…而能領(lǐng)域到這一點的是剩下最后兩個階段了!即將面臨最后一個階段了,也幸虧我讀了這本書!
Today will be a good day.
3、給殘酷世界的溫暖規(guī)劃
1.生命是個三腳架
我們大部分的生活由三個支架組成:自我、家庭與團體和職業(yè)。這樣的支架支撐著我們的靈魂,它在記錄我們的生命。
2.先讓自己快樂起來,再讓身邊的人與家庭快樂起來!把快樂分享給身邊的人并不會將你的快樂減半,而是翻倍。不要把你的快樂,取決于別人身上。我們所謂提及到女孩易受傷,而是她們把快樂寄托在對方的身上!
【二】花時間去煩惱,我們付出的是等待成本;花時間去嘗試,我們付出的是穿越成本。一個人等待的成本遠超于他們行動,真正所需的成本。花時間去煩惱,我們付出的是等待成本;與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動中綻放!
【三】電影《追夢赤子心》兩年苦逼生涯只為一個上場機會!最后,也只是為了10秒鐘!驅(qū)動力由此可見,你有多渴望這件事,就可以為此付出多少!
馬云-今天的堅持與放棄注定這十年之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