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很懶,不喜歡運動不喜歡收拾房間,房間里總是亂糟糟的。每次催她收也是拖拖拉拉,不愿動。
【張萍老師解答】
親愛的,我想你描述的孩子的這個情況,不愛運動、房間不太愿意打掃,可能很多家長就立刻夠明了,可能孩子很多時候是這樣的。她也被你描述成為懶惰,那么我想也許你說孩子懶惰,不僅僅是這兩個方面,當孩子懶惰的時候其實就意味著兩個情況。我們也可以自己去回顧一下什么時候你會懶呢,那我們說通常是你不樂意沒興趣的時候,孩子,如果,剛開始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已經(jīng)被感染了一些不開心無意義無價值,那么他就沒有樂趣,他是不樂意的,他沒有這個心情,沒有這個能量去做。
所以首先我們以一種幽默輕松的態(tài)度去看到孩子,他可以接受忍受房間的混亂也說明他真的是一個特別有包容性的人,是一個特別有接受力的人。當你能夠放輕松,那么也去先回顧一下自己的狀態(tài),我們說,孩子是跟隨我們而去產(chǎn)生那個反應的,去看看我們對他有這樣的狀態(tài)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有一種厭煩嫌棄的情緒在那里,而當孩子能夠感受到這個情緒的時候,他會感覺到被拒絕了,不被支持了,被遠離了,這個時候他會用一種冷漠,我不在乎,無所謂的態(tài)度來保護自己。
其次,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明白,嘮叨是不會改變?nèi)魏问虑榈模瑖Z叨只是增加了孩子一種厭煩的情緒,所以去看看,當你想要孩子改變的時候,那么也就意味著是我們需要給孩子力量的時候,因為只有有力量的人才能夠真正的去改變,如果我們通過嘮叨削弱他的力量那么無益這件事情,只會被動,就是只會讓孩子在這個事情里面沒有力量去跨越,所以你去看看當孩子做到整潔的時候收拾好的時候,或者他有一些有興趣的時刻,你可不可以真的給他肯定看見。
那當孩子能夠收拾的非常整潔的時候,那也就真心的去稱贊他啊!你還同樣的是一個愛整潔的孩子只是你的包容度比我大,在你的房間里我沒有看到這一點,也許是你的包容度比我大,不收拾如果是你自己真正感覺舒服的話,那也OK,如果在某些時刻,你也感覺不是那么愉悅的話也許整理好房間會讓你更開心更愉悅,更讓媽媽感受到你像現(xiàn)在這樣的精神面貌就是一種激勵的。給孩子有力量的肯定的方式去帶動他。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改變,更需要給予他力量,他一定有很多其他優(yōu)秀美好的地方,好好的去回顧,讓他看到人生很寬廣,他本身也可以很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