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自我管理歷程:安排作息計劃——>跟申哥學習GTD——>李笑來做時間的朋友——>今天感悟
原因
就像人腦不適合做概率分析一樣(雖然對決策很重要),也不適合做時間管理,不管是好奇心、身體因素、外界突發因素還是心理因素,都在不停地錯綜復雜地影響著人腦,從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前一分鐘特別想做的有用之事,后一分鐘就被其它瑣碎無用之事覆蓋了。降低了時間利用率,浪費了有限的人生光陰,抓不住內心一件件細小的想法,就會漸漸迷失自己,無所適從。
模型
人的情緒和精力也是像波一樣高低起伏,當處在低谷時我們需要放松如聽音樂、散步等,但是音樂聽多了也會膩,所以這些只是走出低谷的手段,當好轉時還是要進入正題:給身體上發條(元認知收集內心的想法——>時間管理安排or修改具體計劃),這是一個重復迭代的紀律性過程,也是積累階段,直到get到了某個點或者是某件事情,發條上滿,儲蓄的能量啟動,進入心流狀態,此時忘記了時間當然也就跳出了時間管理,以個人經驗來看,進入心流的事情成功率非常高,這是最享受的時光,然而一切有來就有去,高潮的結束伴隨著不適,如無聊、失望、迷茫......準備進入下一個周期。
得到(知人論事)
1、認識到自己目前所處的周期階段,多試著去判別他人的周期。(反觀內心,知行合一)
2、縮短自己的周期時間,增加心流頻率:發條的韌性(學習能力)和擰發條的速度(高強度)。(修煉周天)
3、多輸入和輸出,來增加元認知的判斷力;(認知眼界)
4、重構鞏固好的習慣來克服大腦身體的本能;(打通任督二脈)
5、探索牛人(修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