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些“我”有三個類型:
第一類的“我”知道工作的存在,它會強烈乃至激烈反對工作的目標(biāo),抗拒自我觀察。因為這樣做有可能會暴露它的企圖、矛盾和信念。
第二類的“我”根本不知道工作的存在,也不知道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和目的。它對于工作以外以及自身企圖以外的目的沒有任何記憶;除了自身,它對于其他的一切都是無意識的。
第三類的“我”知道工作的存在并深受影響,它愿意去實現(xiàn)工作的目的并與其他同類的“我”協(xié)作。
——摘自《自我觀察》
02
未開始練習(xí)自我觀察前,我不知道需要工作,也不知道需要對自己下功夫。
習(xí)性對生命到底有多大影響,我并沒有深刻的體會。
那時的我,是不知不覺活著的。
02
開始練習(xí)自我觀察后,很多時候依然還是開展逃避模式。
逃避壓力、恐懼、焦慮,我并沒能堅定去觀照,也看不到背后的真相。
是的,我時常陷入欲進難進的地步,逃避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還得老實回到原點,老實觀照。
03
進行自我觀察到現(xiàn)階段,在一些問題上,當(dāng)下覺察到了,沒有逃避,直接觀照。
真相都躲藏在想象后面,穿越不了想象,就到不了實相。
修行能做什么?除了覺知,還是覺知,記得自己,再記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