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十大原理(人們如何互相影響)

本文內容來源:《經濟學原理》(曼昆)

經濟學十大原理前四個討論了個人如何做出決策,而我們在生活中,我們的許多決策不僅影響我們自己,還會影響到其他人。

原理五:貿易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

某些新聞報道過,在世界經濟中,美國人是我們的經濟對手,因為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生產許多相同的產品。中國和美國企業在服裝、玩具、太陽能電池板、汽車輪胎和許多其他物品市場上爭奪同樣的顧客。

但這種思考國家之間競爭的想法很容易產生誤導。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并不像體育比賽一樣,一方贏而另一方輸。實際上,事實正好相反:兩國之間的貿易可以使兩個國家的狀況都變得更好。貿易可以使每個國家,每個人都可以專門從事自己最擅長的活動。通過與他國、他人貿易,各國和個人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各種各樣的物品與服務。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辦法

20世紀80年代蘇聯和東歐的解體是20世紀世界上最重大的變化之一。中央計劃經濟國家運行的前提假設是,政府官員能夠最佳地配置經濟中的稀缺資源。大部分曾經是中央計劃經濟的國家已經放棄了這種制度,代之以發展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中,中央計劃者的決策被千百萬企業和家庭的決策所取代。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全部經濟學中最著名的觀察結果:家庭和企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他們仿佛被一只“看不見的手”所指引,并導致了合意的市場結果。

價格就是看不見的手來指引經濟活動的工具。在任何一個市場上,當買者決定需求多少時,他們盯著價格;當賣者決定供給多少時,他們也盯著價格。作為買者與賣者決策的結果,市場價格既反映了一種物品的社會價值,也反映了生產該物品的社會成本。斯密的重要洞察是,價格會自發調整,指引這些單個買者和賣者達到某種結果,該結果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實現整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斯密的觀點有一個重要的推論:當政府阻止價格根據供求狀況自發調整時,它就限制了看不見的手對組成經濟的千百萬家庭和企業的決策進行協調的能力。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我們需要政府的原因之一是:只有政府實施規則并維持對市場經濟至關重要的制度時,看不見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最重要的是,市場經濟需要實施產權的制度,以便個人可以擁有和控制稀缺資源。

然而,我們需要政府的另一個原因是:看不見的手是強有力的,但并不是無所不能的。政府干涉經濟并改變人們選擇的資源配置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或促進平等。這就是說,大多數政策的目標要么是把經濟蛋糕做大,要么是改變這個蛋糕的分割方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五爺的果園 茂盛在童年深處 那個果園藏著那么多秘密 五爺有說不出的神奇 那時候的孩子 填飽肚子是最大興趣 田里半熟...
    心海安瀾閱讀 390評論 5 8
  • 王仲帥特別愛吃辣的,愛吃粉一類的食物
    Lucky小驚喜閱讀 135評論 0 0
  • 八月初一 。 “李大娘,洗衣服哪!”, 二狗窸窸嗦嗦脫著衣服,不待李大娘回話,“噗通”的 跳進湖里。 正值秋初,天...
    futa9閱讀 1,529評論 0 0
  • 2014年暑假,那時我剛讀讀完大一,像大多數大學生一樣,踏上了打暑假工的別樣征程。這是我的第一次實實在在的暑...
    啊迷的32閱讀 756評論 0 2
  • 函數對任何語言來說都是一個核心的概念,通過函數可以封裝任意多條語句,而且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調用執行,...
    崛起的犀牛閱讀 21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