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美】加里·凱勒 ? ? 杰伊·帕帕森著
2016.12.11-2017.3.20百日讀50本書,百日碼字30萬(截止2016.12.10,簡書上原存字32627個)
有兩只兔子在你跟前跑過,怎樣抓才是最好的?
有人貪心,兩只都去追,結果是一只都追不到。正確的做法就是,追其中的一只。你要追的這只兔子,是你認為最重要的“兔子”。
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里,作者明確給了我們的一個方向:只做一件事,把這件最重要的事做到極致。
先來捋一捋這本書(圖一)
1、
什么是“只做一件事”?
要你聚焦目標,擺脫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須做的事,縮小目標,專注于一處。少即是多,鐘情一件事,術業(yè)有專攻。
2、
懂得了“只做一件事”的神奇威力,那怎樣去做?一句話:專注關鍵問題。
那“關鍵問題”是什么?發(fā)現(xiàn)關鍵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問題。提下面2個問題:
a、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b、為何做了這件事,就會讓其它的事都變得簡單或者不必要了呢?
根據(jù)這兩個問題,你分析了自己的所有事情,這些事看上去很浩大甚至有點亂,你把能處理的事情都拎出來,找到“最重要的事”(大局)和“目前最重要的事”(焦點)的結合點,選準焦點下手。
必須給自己“焦點”一個承諾,即:必須達到精通,從“E"突破天花板到“P”,遵循問責周期。
3、
真理,要牢記在心。
確定目標要“志存高遠”,不要給自己設定限制。你的“盒子”應該很大,不要框死了自己的發(fā)展空間。
嚴格遵循“八二”法則,把力用在刀刃上,確定事情的優(yōu)先級,即:圈定能發(fā)揮80%作用的20%的事情。
打磨好習慣。做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讓自己“不自然”,刻意練習,強化行為,形成習慣。
多少天能培養(yǎng)一個習慣?傳統(tǒng)上認為只要21天,這是個錯誤的做法。
必須要用66天,才能打磨出一個終身受用的好習慣。
4、
避免6個錯誤。
錯誤一:多線程任務。千萬不要“接受多線程任務”,因為“一心不能二用”。
錯誤二:每件事都很重要。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說法。無論你的事情有多少,你都可以將其精減至一項,別半途而廢。
錯誤三:缺乏意志力。當你半途而廢的時候,總有人跟你說,你缺乏意志力。這也是錯誤的說法。因為意志力的總能量是固定的,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必須用在“一件事”上。
錯誤四:有規(guī)律的生活。很難做到“有規(guī)律”,因為你確定了焦點,必須強制打磨自己。
錯誤五:試圖平衡生活的各個方面。你若想做生活的“老好人”,平衡你的所有事情,最終你將一事無成。
錯誤六:大即不佳。人要有遠大目標,志存高遠,才能鵬程萬里。
學以致用,解決自己的問題(圖二)
憑什么,我2017年多賺30萬。呵呵,這是2017年來臨之前,制定的計劃,多賺30萬,怎么能做到?
必須找到當前的焦點,只做好一件事:編寫出教材。
找目標,采取倒推法:
要多賺30萬,我走培訓這條路。
我能干什么?作文(初、高中)有剛需,有市場,不愁生源。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前提是老師得有名氣。名氣為何物?即:要有背書,還要有能力。
打造“背書”,所以2017年必須出版一本書。必須!出書不是去菜市場買菜,拿著錢就拎得菜回來。得有實力,得真能干。上簡書,碼字日更,操練習武。多讀書,寫書評,充實自己的腦袋倉庫。
我當前要具備的什么能力?只要一個能力,即:獨自開發(fā)課程的能力。所開發(fā)出的課程要有 “獨有的價值”:讓學生在考場上,輕松作文得高分。
得高分的秘訣是什么?妙搭框架,巧用材料。焦點找到了,圍繞“妙搭框架,巧用材料”,編寫教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