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聽兌姐姐偶然提到這次征文,我本來就想著為夕年哥哥寫一篇文章,近日恰好閑了下來,便想著寫了這篇文章。
夕年哥哥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詩人。
初見時,哥哥偶然加上了我的好友,第一次有人主動加我,想到自己寫下的文字有人認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哥哥說,他讀過我寫的故園柳,想到了自己家鄉河畔的金柳,深有思鄉的同感。
哥哥當時說,他總覺得曾經沒有那么努力,而今確實越來越后悔……
他便借此鼓勵我,在追夢的路上,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努力,也是哥哥的鼓勵,讓我可以走得更遠。
就像哥哥簡介里短短一句,“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一樣,哥哥很少關心這些所謂的浮名,相反,他愿意默默地寫好每一首詩詞,不問功名利祿。
去年,偶然讀到了哥哥一首秋詞,我愛不釋手,短短二十字,寫盡了游子思鄉之苦。
念君魚信至,問我遠鄉行。
客舍中秋雨,故園月可晴?
秋夜,月圓,本是團圓的中秋之夜,你卻只身一人在外飄零。
舍外那紛揚的中秋雨啊,你可知這此時的愁情?
世人都說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惫蕡@的月,此時也應該是明朗的了吧。
明月解不得內心的悲苦,惟愿君心似我心,盡管各在天一涯,我們終會團聚。
前些日子和哥哥閑聊,無意提起了有關落日的詩詞,哥哥說他唯愛摩詰一句“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相別于范仲淹的“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壯闊,與杜牧“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钡耐窦s,哥哥喜歡的這句,是如此恬然自安,想必哥哥也最是向往這種生活。
哥哥的詩詞不僅讀起韻味無窮,常常也含哲思,引發我內心深處的共鳴。前些日子,哥哥為河燈寫了一首詩。
人間煙火天漢燦,水上星光河燈繁。
誰人不曉花終沒,依舊折花寄紙船。
上元夜,天上的煙火絢麗奪目,映襯得綴漫星辰的夜空更加璀璨。地上人潮涌動,車如流水馬如龍,熱鬧非凡。
河邊有人靜靜地放河燈,遠遠望去,整條河墜滿了星辰。有人折枝上花,有人折紙為花,寄與燈船隨波而去,寄托著對逝者的悼念和對生者的祈愿。
一盞盞河燈,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星,閃爍著,逐漸遠去,再也看不見。盡管都知道,燈終將熄滅,船終歸沉沒,但這份念想,不會消亡。
我一直特別喜歡河燈,之前讀過盧照鄰的“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北惚贿@絢爛而又虔誠的習俗所吸引。記得故鄉之前的上元,都有著放河燈的習俗,可而今,再也無緣親自看那滿河飄蕩的燈了。
就像哥哥曾經送給我的一句話,路過的皆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一樣,哥哥的詩詞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慨時光流逝的悲嘆。或許真的后悔過,會有如此真切而又深刻的感嘆。
就如同這首《因緣》。
因緣際會,卻西風,吹落浮萍雨。煙水茫茫,再難相聚。少年壯語,而今又幾許。韶光易去,空回首,漫唏噓。
自橫港別君后,河邊衰草,看遍榮枯。猶記當初,酒宴燈燭。鳴蟬飲罷秋枝露,方入歸途。應笑我,深恩盡負,平添歲數。
因緣際會,冥冥之中相遇,本就是一種緣分。
看那秋風吹起渭水,吹亂滿池的浮萍,茫茫的煙水,阻隔著你我的相遇。曾經少年時的壯志凌云,都已隨著這秋風,逐漸散去,回首往事,卻已是不堪回首,只有不斷的嘆息。
記得離別時河邊連天的衰草,而今不知又已榮枯了幾次,曾經的酒宴燈燭,觥籌交錯都已成了過往,曾經的恩情都已不復,只能任著韶光逐漸遠去。這般心酸,相必詩中想別的那人,也一定是哥哥心中放不下的牽掛。
之前偶然聊起周邦彥,提起他的《蘇幕遮》,我喜歡這首詞與他平日香艷的詞風不同的那分清麗。
哥哥說,里面有寫不盡的鄉情,詩人語及長安,多生愁怨,一句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足以道盡一個漂泊在外游子的思鄉之情。哥哥隨即提到一個和長安有關的典故,世說新語里面長安日遠的典故。
我隨即便想到了司馬睿的舉目見日不見長安的故事,所幸,我們想的是一樣的典故。
哥哥說,他喜歡夕陽無限好,而不會在意只是近黃昏。
哥哥的這種豁達與樂觀,也是我十分喜愛的。
性雅成詩,愛淡成詞,詩詞承載了千百年來人們的理想抱負與心中向往。其情若明珠,光華閃耀流轉千年;其思若懸瀑,飛湍而下直入人心。
人生如詩,詩如人生。是詩詞使我們可以在子規啼月時,不愁空山,不畏蜀道之難。
也感謝詩詞讓我們彼此相依,彼此相惜,彼此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