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總是想找到一些節奏,節奏來自于拉開窗簾,讓陽光入駐,打開一個舒緩的歌單。我還有一種找到節奏的方式是——在周末伴著音樂洗衣服,掃地拖地,把所有垃圾倒掉。然后看著沒有臟衣服的大袋子,看著空空的紙簍,會有一種輕松感,又可以慢慢把它們填滿啦~
北京灰塵較大,兩天不掃不拖基本就慘不忍睹了。最近還柳絮不斷,全城洋洋灑灑的柳絮飛揚,仿佛飄雪。白色臺燈簡直是灰塵檢測器,剛擦干凈不久又會有細密的灰。不由想到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里,從來不用操心打掃衛生這種事,因為我的忍耐閥值比較高,最終都是我媽看不下去來我房間擦地的XD。
要說自從上大學算起離開家,已經快4年了,并且有再外繼續游離一陣的打算。曾經覺得「年」這個單位很大很大,現在卻轉瞬驚厥「怎么又要過年了?」若是提醒你今年已經過去快三分之一了,你可能也會焦慮的想起你的新年計劃。
有一個微信群,名字叫「世間我們相遇」。里面是爸爸媽媽那輩的玩伴和他們的子女(包括我)。那時我們都是跟隨父母出行的孩子,那些自駕游,水庫,爬山永記心間。據我第一次參加組織活動已經十三年過去了,如今我們長大各自飛,出國的,工作的,大些的買房結婚,最小的一位小li潔,今年也上大一了。大人們倒是越來越抱團,自己結伴出去耍,聚餐打牌,甚至搬家搬著搬著又搬回一個小區了。
今天一位群里的大人轉播了小li潔的朋友圈,一時群里很感慨。說的是男人們的常規娛樂活動「斗地主」(近期加入了「干瞪眼」作調劑),和大人們的友誼,充斥著過往的回憶。以下經作者小li潔授權轉載:
五區到八區的路走了八年,而在你家的沙發上萌生困意應該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
我父母這代人,他們的友誼總讓我覺得特別特別長,比我的年齡還長。他們會從單位分到一起的房子里陸陸續續地搬出來,又搬到同一個小區。九十年代末吧,他們總喜歡在晚飯后湊到一家去串門,然后男人們打打牌,小孩們聚在一起玩。后來買了私家車..小長假就帶上帳篷??相約一起出去自駕游。那會兒你們都還沒老,爬山、露營、徒步七八個小時都不是問題。那時候我還小,總跟著父親到處玩,他們玩得晚了,我就在各位伯伯家的沙發上,哥哥姐姐的床上迷糊了。然后半夜再把我叫起來,以前是抱到助動車的后座上、有時是taxi的后座上,后來是家里車子的后座上,再后來,就是把我叫起來,陪他走回家,那段路冷得我直哆嗦。到了現在就是:我一個人困了就自己回家。
十二點的五區、八區、和家門口。
我應該是誰家都睡過了,有時候睡太死了,我爸就把我留那了,等第二天再來接我了。
他們還是就像以前一樣,打一局斗地主都可以打得驚心動魄,那種驚呼,總能傳到在房間里打瞌睡的我。每次打完總喜歡互相“總結上局經驗”,并提出“指導性意見”。不過這么多年看過來了,他們也從以前年輕氣盛的倔脾氣變成了現在的稍微收斂沒那么較真的樣子。以前總覺得父輩們是成熟的大人,其實他們也需要時間的沉淀,我就這樣看著他們從奔四的模樣到現在五十多歲人的狀態。嗯,怎么說呢,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你們都在真好。
今天下車的時候,看到五區三街那塊正方形的街心花園,總能喚起我的一片回憶。大松樹的背后看不到的地方,一直被我作為兒時的秘密基地,其實背后和前面一個樣。秋千不見了,獨木橋也不見了。記憶模糊地讓我覺得,是不是本來就沒有。是不是我記錯了,那些娛樂設施是在遠一點的街心花園。但是,那種熟悉感覺是強烈的,我很納悶,自己小時候怎么會在這么無聊的一片草地上玩那么久,且在我心中留下了那么深的烙印。總之,我怕我以后會忘,所以好不容易cue出來的回憶。是留給自己看的。
我是文中那個五區中的一戶,縱然大家都說「3歲一代溝」,年齡正好差三歲的我和她倒是一直相處的不錯,我們一直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中考她小學剛畢業,我高考她中考,我實習快畢業了,她剛扎進大學的花花世界。我們的爸爸是臭味相投的好友,飯后散步不自覺就去對方家了的那種。
我順勢在后面補充了一段:
(來個后續)我的記憶倒不是迷迷糊糊的沙發,而是就快睡著時,一局終了,寂靜一瞬被打破,拍桌子聲四起,「你怎么能出對兒呢!」,復盤推理一聲高過一聲。我則有種「垂死病中驚坐起」,突然被拉回現實的懵逼之感。隨著發完牌催促小C,ZY回位,猛吸一口后在廚房掐掉半根煙,依在水池旁。下一局開始,寂靜的只有發牌聲,理牌敲桌子聲,干脆的甩牌聲。豎向對折的紙上,兩欄計分的四排數字漸漸延展,填滿,卻不知東方既白。
寫完后黯然一笑,回憶這種東西,不論當年體驗多么糟糕,回味時終歸成了風情。甚至愈糟糕,到頭來愈深刻。群里常有人放出早年間大部隊出游的照片,對當年的囧事如數家珍,十年前的他們意氣奮發,為了出行計劃會吵架會鬧別扭,事后又聚在一起打牌,謀劃下一次出行。現在的他們雖然老了很多,不過依然健康,依然有魅力。歲月用他們的皺紋換來了我們小輩的初長成,時間真是很奇妙的東西。日子總是加快在流逝,如今身邊的人兒,十年后會在哪?十年后回顧今天,會是怎樣的自我評價?
活的越久,參照體系下的「一年」變得越短,這是加速狂奔而去的人生進度條,「不知東方之既白」的日子何其少。不由得,開始期待「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