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一直在生病,所以我最近經常關注天氣。
剛無意間看了一下老家天氣,確實有點吃驚。老家最近一周的天氣白天最高溫度1度左右,最低—15度,這是什么鬼?多少年不見得寒流來襲啊。
我們這個地方,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暖氣,室內外一個溫度。即使有空調也暖不到那里去。也就是你的身體全天都要在同一個溫度里接受低溫的考驗。
上周剛下了一場大雪,雖然大家都在為美麗的雪景拍照發微信。但是大雪過后的日子確實很煎熬。今年更是。
都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周雖然都是晴天,但太陽的那點溫度將會被雪的融化徹底吸透。
雖然我們這里的溫度和東北的溫度確實有差距,但是對于我們本土化人來說已經夠受的了。尤其是生活在農村老家的人。
因為我們老家沒有暖氣,屋子蓋的又都很高大寬敞,所以到了冬天屋里和屋外溫差很小。基本上外出穿什么樣?回家里也是什么樣?只有到了晚上睡覺時身體才真正放松一下。不過脫了一身的大棉襖大棉褲,立刻就要鉆進十多斤的兩層大被子下面,實際上也不怎么輕松。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最痛苦的。屋里屋外的水龍頭都不出水。家家戶戶都會在廚房提前用大水缸存一些水,不過就是用保暖的東西蓋住,早晨起來上面也是接了一層冰,要破冰才能取水,就這樣每天凍一層,每天破冰取水。時間久了,缸的周圍就會有一層層像年輪一樣的冰層。很是能說明問題。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摸過帶冰的水是什么溫度?
反正我感覺那是冰到骨髓的溫度。每年的這個時候,用那冰水洗臉最是考驗人的意志。那可是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根本不敢試。
老實講我記得有時候都好幾天不認真的洗臉,早晚就是用溫毛巾歐啦幾下就完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沒有用水洗臉,每年小臉都會被凍,灰不溜秋,紫不啦嘰,開春好久皮膚都變不過來。
老家人白天最好的取暖方式就是,取幾個砍完樹留下的木頭疙瘩,在村子的空地上,一堆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的烤火取暖。那感覺就像篝火晚會,很熱鬧,也不覺得冷。至今記憶猶新。
現在只有年齡大的老人這樣來取暖,年輕人都逃到冬天有暖氣的城市去了,比如我。
不過有時還是很懷念老家的冬天,它的冷,總是那么純正,那么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