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三觀都是自己過往生活的總和,都是主觀的,可怕之處在于,一旦多年的慣性形成,外界再怎么植入新的觀念,也很難改變。
你也很難說有對錯之分,畢竟所有的觀點都是每個人自己想出來的,當然了,現在也有人為的標準,就是金錢。
舉個特別簡單的例子,也是我會一直去推崇的,信中醫和不信中醫的人,就是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這里面有前提,那就是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不是完美的,真正的好醫生都是不多的,畢竟這本身就是一門高深的科學,本就不可能有特別多的人掌握,多數從業者也是為了生活。
但是從業者技藝不精,或者說精湛的是少數,和這是不是科學是兩碼事,不少人早就混淆了這點,后面的邏輯也就無從談起。
比如說,不信中醫的人,就沒有辦法感受到中醫的神奇,也不理解中醫的調理機理,也就無從和西醫對比,哪怕知道的人知道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即使不需要懂中醫,它的機理以及和西醫的區別,我們也都非常清楚。那你和一個不信中醫的人,說中醫有多好,顯然無法交流,因為他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他,中醫不靠譜。
所以不同認知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的確也是為數不多的大家都知道的真理,畢竟真理通常只為少數人知道。
生活的真相人們通常都是回避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做事,人每天要做很多事,這樣可以忘記很多殘酷的真相,但是做著做著,也特別容易當真,動氣——這個氣不一定是生氣,也算是中醫的概念了吧,就是你的氣息紊亂了唄,最佳狀態當然是永遠保持平和,可是現代人已經沒有人可以做到。
年輕的時候當然可以不在乎自己的身體,因為它不會即時給你反饋說有什么嚴重后果,但是它會積累啊,可惜人性就是喜歡要即時結果,往往沒有足夠的耐心,那就會在生活中不斷遇到麻煩。
但是對生活是較真的早已深信不疑的人來說,即使你和他說這是一場戲,他由于過于投入,也不會相信,何況全世界的人都相信我們共同虛構的故事——去年開始看《人類簡史》,今年看完,加上自己的經歷,我的認知就是有了巨大的飛躍,以至于我特別愛引用,因為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我的認知如火箭般飛躍[捂臉]。
所以當你看明白很多事,其實你是平和的,謙卑的,對生活和生命充滿感恩的,這才是一個最平衡的狀態,老祖宗說中庸,平衡之類的概念,中醫里也有,但是我們現在居然不相信,我也是不懂這是為什么。
平和,謙卑,充滿感恩,才更容易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人也會更真實,沒有那些浮在表面的矯揉造作。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們常常包裝自己的行為,何不回歸本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沒有問題,但是盡量不要傷害別人。
哲學問題通常很深奧,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想不明白,但是多想想還是很有好處的,至少不至于在迷茫中度過一生,盡管,這并沒有什么本質區別,但是快樂和滿足感,還是我們最想要的東西,還是會讓我們覺得,在開心和不開心,自由和不自由之間,我們還是可以有選擇的,我們都想要更好的體驗,這就是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