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就去睡覺,然后睡夠數就起來,繼續做該做的事情。不能放縱和放任自己。若有對自己不滿意的東西,不能逃避,要用努力和認真去補。
最近,想了一些事情。本質的東西,是不會變了。也許,理想化,幼稚,以及某些不靠譜的東西,本就是我靈魂的一部分,是本質。
今天下雨,打著傘在街上走。夜色里有了新芽的楊樹在雨中那么有氣質,讓我只想放下傘和它聊天。遠處的燈光也一樣。或者說,在藝術館里,讓我關注的和希望探尋的往往是那一段歷史和作者的心,而在每一天這街道上,每一次注目里才都是千變萬化的美好,幾乎并不用限定周圍是什么。雖然最好是自然。
只是,這些時時讓我欣喜的美麗和突然的感動沒人分享,或者這個才是寂寞吧。并非真的是偶爾的郁悶和悲傷。
某次聽人討論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之前看過一個解釋,說既然泰山崩塌不可避免,無能為力。所以,崩就崩了。因為只關注自己關注的,值得關注的,可以改變的。覺得對。另一方面,也在想,這并不是遲鈍。或者是我貪心了。只是希望將來成熟了也會敏感于周圍的一起,就連天光的細微變化,人情緒的些許起伏。可是因為更有廣闊的胸襟,氣度,堅定的意志,便是泰山崩塌甚至于更甚于泰山崩塌的事情,在心里哪怕有天翻地覆的起伏,一邊感覺著這感覺,一邊也能控制著情緒和意志,保持著冷靜分析,思考并且應對。若能如此,人生該多么有意思,又會少錯過多少東西。
前段時間,因為一個人,聽另一個人彈琴來著。記得當時的情景,記得有三個人,記得琴叩鍵聯動的部分是裸著的,記得眼睛一直追著琴鍵或者說因琴鍵而敲響的音鎚。可是腦海里卻盡是隨著音符而跳動的想象出的潔凈的美好景色,以及在里面快樂飛翔的身旁那個也在聽琴的清澈靈魂。
然后,走在街上的時候,有點沉默。就在想,要多久的認真和枯燥才能從琴鍵里表達自己,才能破開著塵世從潔白的琴鍵里放任一個靈魂自由的飛翔。從很早就在想,自己的感情表達不出來。所以認真去體會文字,這世間表達感情的方式,希望可以淋漓盡致,可以讓人見我的靈魂和感情。可是不夠,總也不夠,大約是因為沒有天賦。可也不是沒有去嘗試過音樂,以及自己最沒有天賦的美術,甚至也曾想過去做它們的融合。可就在那一天之后,也許因為是見了別人的表達。就在想,其實生活里的種種也都像剛開始彈琴一樣,枯燥和讓人不喜歡。但,那一天,或者說某一天的表達一定該是很愉快的吧。
那么,就認真地過每一天,做每一件事情。就像是初始的詩歌,音樂,或者圖畫,那些亂寫,噪音和涂鴉。沉浸著點點滴滴喜歡的努力,在某一天可以緊張或是從容地揮灑和表達,可以讓另一個靈魂在里面盡情的舞蹈。想想,值得認認真真地努力,認認真真地練習。
現在做似乎晚了,就一般人來說,就一般希望獲得美好生活甚至算好了要獲得多少年美好生活的人來說。不過,像我這樣大大咧咧的人便無所謂了。就像當初那個要成為才女的同桌一樣。不打算一年,10年,20年一輩子實現了都好。因為喜歡,想想就歡喜和喜歡,單純而強烈。
其實,作為男人于事業和自我實現的訴求在所謂的泰山崩于前的一半,要點點滴滴地實現;作為不靠譜和幼稚的在表達和訴說的另一半。慢慢控制自己的步伐和姿勢,一點點去做。并行不悖,也算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真的是很有意思。
按時起居,做計劃,完成,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反省和掌控自己,學會應對和適應這世界。無論是忍耐,絕望和痛心甚至狂喜和瘋癲被意志收緊和從情緒里壓住的時候,是不是會逐漸熟練,逐漸熟悉這人世的琴鍵,逐漸知道如何彈奏,如何表達。想想可能的某一天的歡喜和喜歡。只是覺得平靜,不拘50,60或者更老,總是希望,哪怕沒人聽,哪怕永遠。但是,只要那一份歡喜和喜歡在心里,就還是要練習。
認真,務實,不再放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