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二節課間,雨過天晴,空氣清新,我們九年級學生進行著體育考試科目的訓練,訓練結束后,我來到學校北面護坡下,看到盛開的月季花,不由得拿出手機拍了幾朵。花朵的顏色很是豐富,也很漂亮,有紅色、紫色、粉色、黃色……看著每一張張特寫的花朵,看著花瓣小心的捧著久違的雨滴,生怕掉了似的,我的心也懸了起來,不由的加緊腳步尋找校園里最美的花。
? ? ? ? 走過月季花池,來到廁所旁將要動工的一片空地上,遠遠看去,雜草叢生,但看到幾朵野花也很漂亮,我移步上前蹲下身子,選擇最好的角度,盡情的拍著……
? ? ? ?
看著這片雜草地,怎么也聯想不到上面那美麗的小野花,怎么也看不到那覓食的小昆蟲。
? ? ? ? 其實,我們的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有些學生就如那艷麗的月季花,很快脫穎而出,受到老師和同學們認可和稱贊。但是這樣的學生畢竟屈指可數,大多數的學生普普通通,就如這片空地上的野草一樣平凡和不起眼。然而,他們也有他們的精彩,他們也喚來了蜜蜂采蜜,也引來了蝴蝶飛舞,他們也不卑不亢的生存著,他們也死心塌地的防護著腳下的土地,生怕塵土飛揚而給臨近的學生宿舍帶來衛生的破壞,給校園的空氣帶來新冠肺炎時期可怕的污染。
? ? ?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大多數的學生是小野草而不是月季花,因此,在教育敏感的當今社會,在信息發達的自媒體時代,我們的教育需要不斷的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我們要在管與不管之間,學會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