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可老師
昨天放學的時候,我們還特意提醒學生,周六是重陽節,希望他們回家能為家里的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然而這個周末我卻沒有回家,因為媽媽再三叮囑,下雨路不好走,讓我如果有地方待,就別回家了。
所以,重陽節我沒能陪在父母身邊。此刻,他們正在大太陽底下揮灑著汗水忙著搶收玉米。打開簡書,我看到了很多人在書寫著對父母的愛,也看到了很多父母在書寫著自己孩子的成長和心里無限的掛念。
簡書里有愛的母親太多了,他們在工作和生活繁瑣之余,用溫暖的文字記錄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有的媽媽從孕期、出生、上小學……一直寫到孩子又有了孩子。
我是一個喜歡在文字里感知溫情的人。所以,當看到那些媽媽們的文字時,我總是羨慕極了。她們的孩子長大后,讀著這些溢滿愛的文字時,該有多幸福啊!讓我不得不幻想,如果我的媽媽也有文化,如果她也在簡書,她會怎么書寫我呢?
我的媽媽是一個只有小學低年級文化的普通農村婦女,她連智能機都不會用,所以微信、簡書這一切在她的世界里等同于虛無。但媽媽如果能多上幾年學,她一定是一個寫作高手,也一定能給我留下一筆終生的文字財富。
如果媽媽在簡書,看著小小的我,她一定會寫下對我滿滿的期望。媽媽是一個貧窮的農民,我自然而然成了一個泥土里的小孩。雖然身邊都是和泥土打交道的相親們,但從小在媽媽的眼中我是一定要跟書本扯上關系的。
我猜想,每次母親含笑看著我盡情地在泥土里爬來爬去時,她的腦海浮現的應該是我慢慢長大,最終靠知識改變命運的畫面。所以,自從我上小學起,即使家里在窮,她從沒提過讓我退學。
所以,如果那時就有簡書,剛好媽媽也在,我現在一定能讀到母親對我殷切的希望。是她與眾不同的認知,讓我得以一路求學,最終當了老師。
如果媽媽在簡書,那我人生每個重要的時刻,她一定都寫滿了牽掛和祝福。我小學畢業就開始離家到外面求學,那時家里沒有電話,除了周末和假期,我跟家里沒有任何聯系。所以閑暇時,母親一定在牽掛著我,擔心我是否吃飽,學習上又有沒有遇到困難。
中考,高考,遠在家鄉的媽媽,也一定像那些陪考的父母一樣,小心翼翼地擔心著我,想囑咐什么,但又什么都不敢囑咐。所以,如果那時有簡書,剛好媽媽也在,一定寫滿了她無盡的牽掛,她一定在心里,在文章里替我祈禱無數遍。
后來我考上了大學,再后來工作了。這些每個重要的時刻,媽媽心里也一定比我還高興。這個時候,她的心里應該已經很欣慰了吧?她的女兒終于長大了,也終于能夠自食其力地養活自己了,還不用像她那樣勞累。
如果媽媽在簡書,那我所有向她傾訴的苦惱,她一定會用心地用文字給我答復吧。無論讀書時候,還是工作后,我遇到什么開心或不開心的事,都會第一個告訴媽媽。但媽媽很多時候只是傾聽,沒有太多的安慰。
但如果她在簡書,她一定會細心地書寫下我所有的煩惱和快樂,然后用盡她所有的經驗來指引我。那么,每個孤獨的夜晚,每個撐不下去的瞬間,我就可以捧著母親的文字,一遍遍溫習,讓感動和溫暖一直陪伴著我。
雖然媽媽不能在簡書與我交流,但我很珍惜和她相處的一朝一夕。那么,以后就讓我用心地書寫下她對我所有的的愛和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