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94年的一天,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在南加州大學商學院做了一場演講。那時,他與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已經共事了20年,兩人已經將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打造成了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
在演講中,芒格分享了許多成功經驗。其中談到了巴菲特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所采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策略。
當時他是這樣說的:
當巴菲特在商學院演講時,他說:“我可以給你一張只有20個打孔位的卡片,這樣你就可以在上面打20個孔——代表你一生中能做的所有的投資。一旦你在這張卡片上打滿了20個孔,你就不能再進行任何投資了。”
他繼續說,“在這些規則下,你會認真思考你所做的事情,你會被迫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你會做得更好。”
同樣的,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有用且容易理解的概念。對巴菲特來說也一樣。但是,在美國商學院的課程中,很少有人提到這一點。因為這并不是一個傳統的做法。
在我看來,想要成為贏家必須要有選擇性地賭一把。這是顯而易見的的。我很早就明白了這一點,但我不知道為什么還有其他很多人不能理解。
不要低估了選擇性專注的重要性
沃倫·巴菲特的“20個打孔位”規則不僅僅對金融投資有用,對于做時間投資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巴菲特的策略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所說的“被迫三思而后行”,然后投入全部的資金與精力去做好決定要做的事情。
關鍵在于:當你被迫將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更少的任務上時,你成功的幾率就會提高。
如果你想掌握一項技能——真正掌握它——你就必須要規劃好的時間。你必須要舍棄掉那些看起來還不錯的想法,為更好地想法騰出空間與時間。你必須要專注于做少數幾個重要的任務,排除那些能夠讓你分心的事情。你必須能夠耐得住性子默默地工作上10年。
簡化,然后全力以赴
如果你看看周圍的人,你會發現很少有人會在一段時間內在某項技能或目標上“全力以赴”。大多數人都不會先進行認真的研究,并花一兩年時間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反而是“淺嘗輒止”,體驗了幾周或幾個月之后,就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可能是建立一個新的飲食習慣,也可能是學習一個新的專業,也可能是一個新的鍛煉方式,找一個新的兼職,計劃一個新的職業道路等等。然后持續幾周或幾個月,再跳到另一個事情上。
根據我的經驗,很少有人會堅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所以,你只需要在一個領域中堅持很長一段時間,你就會變得非常優秀了,哪怕是世界一流的領域。如果你把自己的一生看作是一個只能打20個孔的卡片,每個打孔位都是你要做的為期一兩年的專注工作,那么你就會發現,你只需要簡單地把時間與精力投入在少數幾件事情上,就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
此外,我想說的是,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張關于“人生的打孔卡片”,如果我們思考在一生中可以掌握多少事情的話,就會發現這張卡片上就不會有多少打孔位。你的一生中,你能打的孔是非常有限的。和金融投資不同的是,不管你喜歡與否,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卡片的打孔位上,終究會打上孔。
不要浪費你的下一個打孔位。仔細思考,做出決定,然后全力以赴。不要只是想去做,你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你最后得到的,就是之前投入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