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是被問到長大后想做什么。自己往往隨口而出:我要當宇航員,當大英雄。年紀小,總是喜歡想以后的事情,而且總把事情想的很簡單,很圓滿。上學后其實也是一樣,只不過換了個說法:我的夢想是環游世界...首先我要考上好大學,攢夠錢,然后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害怕了,開始自然而然的曲濤比這些東西,因為已經知道了這很難實現。
長大之后,變得悲觀,因為經歷了很多失敗,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真的很難完成。當然,其實也是一直都在努力著的,只不過好像還沒有看到什么結果。高中的時候全部心思都在學習上,自動忽略了除學習以外的所有東西。沒有寒暑假,大部分娛樂活動也都“封殺”。父母其實并沒有給我什么壓力,只不過自己很不甘,不想錯過高考這個改變人生的機會。甚至自己的執念到了有些病態的地步,同桌學習抖腿,我就心煩意亂,總是集中不了注意力,完全學不進去。就因為這個,我找了老師,換了一個同桌。結果,還不如不換。這次這個,根本不學習,已經到自暴自棄的地步,變著法找人嘮嗑。我崩潰了,感覺自己的人生一片黑暗。現在想想,自己當時的表現已經很接近抑郁了。是自己壓力太大了,無處發泄,進了死胡同。即使再換一個同桌一樣,是我自己出現了問題。別人只是間接影響,而自己之后的糟糕想法,消極的情緒壓倒了自己。
結果,這種狀態持續到高考,即使我真的很想考一所好大學,最后卻只考上一所中上等的二本學校。
似乎從小到大我就一直處在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位置。讓我無能為力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