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工作的深度,決定了你的未來。

好友W先生馬上要出差了,這次將歷時半個多月,去歐洲N個國家。

上周五,他把出訪行程告訴了我,并跑過來與我倉促一見。

果然是個"Busy Schedule !" ,W先生做事縝密,名不虛傳,計劃安排甚為周細。這次出國,除了吃喝拉撒睡,剩下的全是滿滿的工作,他準備“充分利用這次機會”,每天拜訪2-3個客戶。

除了計劃中的客戶,W君這次特意過來找我,又請我吃、又請我喝,名為告別,實則“圖謀”鄙人手上的客戶資源,他想“萬無一失”,給自己的商務訪問多幾個備胎。

“我的客戶又不認識你,就算我引薦一下,你們相互不了解,拜訪的意義有多大呢?” 我隨口一說,其實..... 好多客戶我也沒見過幾次。

“唉,做生意嘛,一回生、二回熟,交往都是先從認識一下開始的嘛”,W君倒不糊涂。

“你搞得這么密集,萬一有的客戶來不及見了怎么辦?” 我問。

“沒所謂呀,到時候來不及了就發個郵件說明下情況,我畢竟是商務旅行,行程難免有變,客戶會理解的。” W君自圓其說。

隨后,念在多年同事加兄弟般的情誼,再想想同為“做機人”那種孑然一身、孤闖海外時的種種艱辛與不易,我二話不說,立馬將自己的幾個重點客戶和盤托出,W先生則趕緊掏出了一個小本本,一字一句地記了下來......

之后,我們的聊天更顯隨性,我問了他很多事業上的問題,W先生也娓娓道來,將他十幾年的職場心得與體會不吝分享,并最后總結到:

“充實的人生應該要永遠不知疲倦、不知滿足,保持初心、和一種始終“在路上”的狀態“......

“說得好!”,雖聽上去雞湯味十足,但結合W君一貫的表現,顯然不像是裝的。

“我最崇拜的人是王JIAN LIN...... 他就是那種很拼,很忙又很努力的人” W君突然說到。

是啊!他這一講也不經令我“突然想了起來”,去年底,是有多個媒體曝光王總“忙碌的一天”,引得眾網友紛紛感慨:“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努力!”

顯然,W先生給我(可能還有給其他人)高調展示他的行程安排,既是一種對自己“勤奮工作”的展示,也難說不是以“王總為榜樣”,充分認可、并推崇這種“ 王氏工作節奏”。

還有,這份行程滿滿的計劃表,也是對公司要求的一次圓滿交代。因為在很多公司眼里:可量化的KPI,才是考核的基本與基礎。

送走W君,鄙人衷心祝愿他出訪一切順利、載譽而歸。

只是,對這種 “區區半余月、造訪眾客戶”的工作方式,鄙人除了嘖談W君將會很累之外,亦不免憂慮對于如此繁忙之行程,會不會最終淪為一場“走馬觀花”式的過場呢?

因為按照W君的時間安排,他每日的“高頻拜訪”,平攤至每個客戶的有效時長最多也就2小時左右。而區區這點時間,除了自我介紹,打打哈哈聊聊天外,最終留給雙方“深度溝通”的時間,基本上已經微乎其微。

而少了“深度溝通”的必要,我實在看不出訪問本身還能有什么更大的意義。

這不經將話題往前又拋了一個階段。

送走

我們很多人,經常看到他人的忙碌,欽佩之余常視其為榜樣和力量。但卻沒能進一步思考:支撐這種忙碌的,可能并不是某個人表面的“時間安排”,而其實是這個人在背后的,甚至是整個團隊在背后的、長時間殫精竭慮的調研,與事無巨細的工作。

所以,你看到的忙碌與努力可能只是浮于水面的冰山一角,而真正重要的工作,往往是蘊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

換句話說,真正決定工作價值的,并不是表面上看得見的、忙得腳不沾地的行程,而是表象背后真正的“深度”。表面上的,常常不過是些浮淺的表象。

類似長途商務旅行、會議、回復郵件、參加公關活動等等形式的“工作”,其實都應當被歸類為“浮淺工作”。

“浮淺工作” 因為顯而易見的“顯而易見”和顯而易見的“可被量化” 成了不少個人信以為真的努力方向,和很多公司KPI考核的推崇參量。

但它卻不是“深度工作”,而且根本也達不到深度工作的高度和成就。

什么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無干擾狀態下專注進行的職業活動。這種活動能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的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復制。

例如,喬布斯在回歸蘋果后的第一年里,推掉了所有的商務應酬,潛心待在公司,不受干擾,心無旁騖地進行冥想、深度思考和反復論證,終于將原先冗贅的產品設計重新洗牌,融入了藝術元素,化繁從簡,成功開發出了ipod播放器,為蘋果公司的再次崛起找準了方向。

而作為市場營銷的關鍵環節,所謂的“深度工作”絕不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拜訪了最多的客戶;恰恰相反,“深度”的定義反而是指某個人更愿意長時間花精力于一個客戶,通過一次次的長談和交流最終建立信任與合作,夯實互利基礎。

沒錯,還是時間和專注的影響力所致,喬布斯的公式:

你的成就 = 保持饑餓 × 保持愚蠢2

這里等同于:

高質量的工作產出= 深度的專注 x所花時間2

今天,鄙人與W先生又通了回電話,建議他,如果真的行程匆匆、事不由人,不妨每到一處做個有心人:不論談多談少,一定要死活要求與客戶照個相、合個影,最好大家都笑容可掬、信心滿滿。如此,縱使生意沒做成,但回到公司,這些“看得見”、“可量化”的東西還是能保你無虞,甚至波瀾不驚地再出去一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銷售高手、精英團隊培訓教程 完整講義 ...
    八戒369閱讀 33,460評論 10 377
  • “昨天又白忙活一天,剛按要求改好的方案,又被甲方推翻了。” 早上在電梯里碰到的建筑同事這么對我說。我除了表達同情,...
    于玖月閱讀 756評論 2 11
  • 浮淺、碎片化所帶來的危害 在談深度工作之前,讓我們先看到幾個數字:根據統計重度智能手機使用者每天里:要觸摸手機52...
    釣飛碟Svan閱讀 1,759評論 0 9
  • 世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公平”。 自然界來說,優勝劣汰。上天如果公平的話,為什么要淘汰一些,而不給所以的生命存活下去...
    東方簡書閱讀 125評論 0 0
  • 快在youku上搜索“吃貨最光榮”。趁著還沒被刪除干凈。 和我們一樣,大人們赤身裸體,玩著沒有獎金的游戲。只因為看...
    ProjectAlpha閱讀 279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