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有一個崗位叫產品經理,但大家一般都不太了解什么是產品經理——不僅學校里沒有一個專業叫產品經理,并且每家公司對產品經理的崗位定義卻還都不太相同。很多做產品經理的人,可能之前是程序員、QA、運營、銷售等崗位,好像很多人都能做,但做的好的又不多。根據骨灰級的互聯網老人——梁寧老師的看法,產品經理是擁有判斷信息、抓住要點、整合有限資源、把價值打包成一個產品交付給客戶,并獲得回報的能力的人。從這個角度看,產品經理的這種能力是每個職場人必備的。所以今天就想向大家介紹下產品經理是如何考慮問題的,他們的思維框架是怎樣的。
本次要向大家介紹4種產品經理的思維模型,分別是:圈層模型,金字塔模型,時間線模型,腦模型。
首先,圈層模型是從產品自身角度出發,一個由內向外的結構,分別有存在層、能力層、資源層、角色層和感知層。如下圖所示:
圈層模型
從產品經理自身的角度出發,最內核是其認為他自身為何存在過渡到產品為何存在的一種表達,他想向用戶傳遞的一種價值觀。外一層是能力層,為了能使產品存在,自身需要哪些能力。圍繞能力,向外一層展開,需要哪些資源來匹配能力。能力、資源具備后,用戶在產品中的角色是什么。圍繞用戶的角色,用戶直接使用產品時,能直接見到的、點擊的那些可感知元素是什么。這樣一個由內向外,產品經理向用戶傳遞了他的價值觀的路徑,讓你通過產品,能知道產品經理具有什么樣的理念。
第二個模型是從具體設計產品的角度出發,一個三層的金字塔模型,塔頂是大觀,塔身是中觀,塔基是微觀。如下圖所示:
金字塔模型
從具體設計產品的角度出發,塔頂是大觀,是公司的戰略。產品必須要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確定產品在戰略層沒有問題后,就具體有很多做產品的套路了,就是塔身,例如市場調研和分析、用戶分析、競品分析等等。這些套路的結果要最終落地到塔基,實現為一個個產品功能的設計。
第三個是時間線模型,是產品經理在時間尺度上的理解力,依次有短期、中期和長期,如下圖所示:
時間線模型
產品經理在時間尺度上的理解力,從短期看,即1-2年內,主要是其對具體的產品應用和用戶使用的理解;更長一些,3-5年的中期,是其對產品的市場、新技術、用戶群體的理解;更長期的5-10年,就是考驗產品經理對社會發展趨勢、人類本性的理解了。但并非理解的時間越長越好,還是需要和產品發展階段、公司發展階段匹配。動不動就看到七、八年后的世界,對于可能活不過一年的創業公司來說,也需要考慮一下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
最后一個是從人類腦科學出發,是對人腦的認知而來的:腦模型。如下圖所示:
腦模型
從腦科學來看,人類的腦有爬行腦、邊緣系統和新皮層。由于腦的生物特性,決定了人擁有兩種截然相反的需求類型,一種是源自理性的,基于思考的,會產生恐懼的,可以延遲滿足的需求;另一種是源自感性的,基于直覺的,會產生欲望的,需要即時得到滿足的需求。一個好的產品,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同時滿足人的這兩種需求類型。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偟膩碚f,產品思維是信息判斷、整合資源、交付價值的有效思維工具。具備這樣的思維能力,是人在生活和職場能夠走的更好的強勁的驅動力。最后回顧一下,今天為大家介紹的產品經理思維模型的分別是:圈層模型——由內到外,金字塔模型——由上到下,時間線模型——由短到長,腦模型——兩種需求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