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的立足之地應該是專業,而不是銷售。
提起健美比賽,很多人都是眉頭一皺。相比于傳統競技體育,健美運動員的形體外觀并不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甚至在很多人的眼中,健美運動員碩大的肌肉還有點“恐怖”。
健美比賽作為來自國外的舶來品,同健身運動,力量舉,大力士比賽一樣,屬于現代體育運動的分支。國際上最具有權威性的便是奧林匹亞先生大賽,業界又稱為奧賽。
奧林匹亞先生大賽現場
在國內,代表健美最高水平的賽事便是全國健美錦標賽。很多人會覺得,健美比賽只需要上臺擺幾個動作,看起來很是簡單,實則不然。健美比賽是強調肌肉健壯與美的比賽,是對身體的雕刻。
對于傳統競技體育來說,一位運動員首先要經歷過足夠的比賽,在取得一定的成績和比賽經驗后,方能成為教練,指導下一批運動員進行比賽。
從職業運動員再到“郎教”,郎平展示了傳統體育教練的發展路線。
健身教練的成長方式卻有所不同,在經過相關機構培訓之后,便以教練之名出現在各健身場館,指導大眾進行健身鍛煉,巡場和開單。
人們對于健身教練的需求,來自于改變自身形體外觀的渴望。現階段社會高速發展,好的身材是代表個人素質最直觀的“名片”,購買私教服務,就是為了得到專業的訓練指導。
無論是健身小白向的減脂塑性,還是有訓練基礎人群的硬核增肌,都需要健身教練根據自身的職業素質和專業素養來幫助他們實現。
這些素質除了來自教練執教期間,通過接觸到的不同健身學員來積累經驗,或者參加培訓學習之外,另外的一個獲得途徑就是參加健美比賽。
回到問題的出發點,健身教練是否需要去參加健美比賽?答案是肯定的。健美比賽作為競技類活動,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身的一套評判標準,參加健美比賽,不光可以提升健身教練的能力,還能產生聯動,帶動健身場館和整個健身行業的發展。
1.加強健身教練的專業能力
由于國家的并未出臺相關規章制度來規定健身教練的從業資格,業界大部分健身教練的成型還是依靠著機構培訓和個人學習,健身教練群體在健身這項運動上大都缺乏實戰經驗。
健身場館之間“價格戰”的兵戈相見,使得很多場館的營收都落在了教練的身上,售賣私教服務,再獲得相應提成。健身教練的收入也和業績形成正比,不開單就沒飯吃。
這就造成了很多健身教練都成為了“銷售鬼才”,精通朋友圈健身雞湯的一百種寫法,善于對新會員執行POS流程,醉心于開單技巧的多種研究。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身完不成業績指標,PT經理逼業績,為了售出更多的私教課,健身教練無法在自己專業能力上獲得更高層次的提升。
而對于那些想要聘請健身教練的人群來說,健身教練的專業能力是他們最看重的,無論是制定訓練計劃的合理性和針對性,還是教練自身的訓練經歷和學員案例,都決定了客戶會不會買私教的單。
大部分人對于健身的需求,都是減脂和增肌,同健美比賽的競技內容產生重疊。不過健美比賽更勝一籌,需要格外注意訓練方式和技巧,并且實施嚴格的飲食方案和營養補劑。
這些都會是一名參加過健美比賽的選手所必須經歷的,先從自身開始試驗,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對自己專業能力的一種打磨,自己訓練的“那一套”是否有效,比賽成績便是最好的答案。
如果作為健身教練參加健美比賽,當取得可觀的比賽成績后,他們會收獲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回饋,還會形成光環效益,不僅僅是增加收入。更會在行業內獲取更多的關注度和資源。
光環效益,指一種愛屋及烏的心理現象,取得優秀比賽成績的健身教練會吸引更多的眼球。
就算沒有取得較好的名次,只是走個過場,健身教練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結識同行,了解更加多樣的訓練方式,形成個人的行業積累,因此參加健美比賽對于健身教練來說,利大于弊端。
2.推升健身場館的服務體驗。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干。當自己的場館教練提出要去參加某某健美比賽時,大多數場館經理往往滿不在乎,甚至嗤之以鼻,在他們看來,健身教練去參加健美比賽就是浪費時間,不能產出業績,一切都是徒勞。
實則不然,當一位健身教練提出要參加健美比賽時,場館方應該盡力鼓勵教練備賽,向備賽期的教練提供補劑補助,并承諾若取得不錯的名次還會有一定金額的獎勵,這對于健身場館的運營是一種良性的發展。
因為教練備賽期間會加大訓練量,在場館進行自訓的教練將會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圍,不僅僅帶動了其他教練進行訓練,更能讓會員在無形之中感受到場館的鍛煉氛圍,刺激會員更好的健身。
健身教練取得名次后,專業性得到提升,所在場館也可以形成效益。健美比賽的名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該教練的專業程度,如果場館加以宣傳,必然能吸引一批學員,從而打破業績瓶頸。
3.提升健身行業的整體素質
健美運動當前在中國的處境比較尷尬。不同于美國等健身產業發達的國家,健身人群占總人口比率的20%,中國經常參加健身運動鍛煉的人群只有不到1%,能參加和關注到健美比賽的人就更少了。
因此對于賽事舉辦方而言,通過不同類型的賽事比賽,降低比賽的準入門檻,增加更多的賽事種類較為關鍵,讓健美比賽不再是大眾刻板印象中“肌肉怪物”的比拼,形成“破圈”效益。
一項運動的普及發展往往都來自競技比賽的舉辦和曝光,籃球和足球之所以能獲得廣大普及,其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其比賽豐富多樣,趣味性較強。
健美比賽在保持自身比賽精神不變的情況下,做出變革,拉取更多健身產業相關贊助商,提高賽事報酬,體現出健美人群的精神內涵,將是可發展的一個方向。
對于健身行業來說,健美比賽或許只是一個小眾項目,更多的是作為訓練閑暇的談資,并沒有意識到自身和比賽更深層次的關系
如果想自身在產業背景下獲得更好的發展,就應該多一份思考。不僅僅是健身教練,行業內的人們在看到這里,應該都會得出自身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