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歲,她十歲,我們中間隔著很深的代溝。
一 ? ?
我站在馬路邊上,發現那個跟屁蟲的影子不在我腳下,我回頭,她在離我不遠不近的距離窸窸窣窣,嘟著小嘴,卻又不敢聲張的模樣,儼然生著氣,小心地抬頭望我一眼,像是急需要我的安慰和妥協。我望著她 ,見她并沒有追上我的打算,我暗笑一聲,頭也不回走了。小丫頭的臭脾氣,我才不會慣著。
她生悶氣的來源,是一件小事。今早打算去買菜,我心情愉悅的問她,想要吃什么好吃的。她狡黠的目光一閃而過,告訴我昨天哥哥頭吃了辣條,她也想試試那是什么滋味,所以想讓我買辣條。先是撒嬌,我委婉告訴她,這吃了對身體并不好。她以為尚且有商量余地,便動用她那三寸不爛小金舌,無奈,我是從她這年紀摸爬滾打過來,套路太深,早已“風雨不動安如山”。這便是她悶悶不樂的根源,卻也不愿失去外出機會,默默做起小尾巴。
等到我故意跟她置氣,走出一段路,回頭看,早已不見她的身影。太陽正當毒辣,該是回去了,卻又擔心她會不會操近道提前去了市場,在哪個角落蟄伏,只等我出現嚇我一跳。但當我在市場挑選食材,卻未有發現她的身影,心才安心下來,一定是回去了。最后猜測著買了幾樣該是她會喜歡吃的東西,心情愉悅的回家。
等我回家,大門緊鎖,我并不想道歉卻又不知道如何不通過她打開大門。我連聲呼喊三聲,并沒有人回應。在我泄氣時,卻傳來大門打開的聲音,以及伴隨而來的她的笑聲,她結果我買的東西,歡歡喜喜覓食去了。我的怒氣也瞬間泄了氣,只好無奈的笑笑。
這一次的戰爭以她的勝利告終,盡管我套路太深,依舊不敵她太天真。畢竟,有一個變臉比翻書還快的妹妹,誰也舍不得生氣。
二
我常回憶起我十歲的時候在干嘛,發現那時的我在和大人的斗爭中毫無戰斗力,只會做一些陽奉陰違的小事,不像現在的她,滿滿的“大道理”和你抬杠。
我一直以來生活都過于散漫,而她在小嬸的教育下儼然是個小管家婆,她很喜歡整理房間,收拾座椅。而東西亂放,易忘東西,作風散漫的我儼然是她最大的天敵。
我常刷完牙變忘記將牙刷放回原處,于是她就義正言辭地拿著我的牙刷指著我“你怎么可以這樣?”,于是我老老實實將牙刷放回原處;我喜歡將書看了放在各處,不多會兒,便霸占我們共同的臥室,而她總會回我一句“你怎么這樣?”然后一本本的整理好;吃飯拿筷子也自有一套她自己的哲學,記得有一次我糾正她拿筷子的方式不對,筷子拿得下,不容易夾菜,她義正言辭地跟我說“筷子拿得下便嫁的近,拿得遠便嫁的遠,她并不想嫁遠。”一句話,當時就笑噴了,為這小屁孩古怪思維感嘆。時常會覺得她略顯老氣,教訓人總是不含糊,殺傷性的武器(你看著,我會告訴爸爸來)也總是很具有殺傷性;時而又顯得很機靈,你自以為她不懂得問題她總能找到方式塞得你無以反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也心安理得的接受她的“監管”,改掉了形成已久的習慣,至少表面上如此。所以在生活方面的斗爭,除卻我多出她十年的生活經驗以及多啃了十多年的知識,我和她相比毫無戰斗力。
三
她再一次偷偷把她喜歡吃的冰淇淋藏在了我們的臥室,結果冰淇淋融化,弄臟了她自己的一件衣服。她不好意思,偷偷拿去洗衣機洗,被我恰好看見,不好意思承認是怎么一回事。想嗎她,卻又不忍心,只好裝作很驚奇地問了聲“怎么了?”她便泄氣了,沒有解釋,只是說再也不會了。
我知道,她承認的錯誤不過也三分鐘熱度,過不了幾日,她依舊會忘記著糟糕的一天,在藏起她喜歡吃的東西。偶爾做錯事情,也總是毫不猶豫的嫁禍給她的哥哥,然后正經的帶著我去抓賊。我常會跟在她身后,看她絞盡腦汁使我信服,以及她和哥哥對質時怎樣睜著眼睛說瞎話。她有很多小女生都有的缺點,會偷吃,喜歡藏東西,偶爾愛說謊,喜歡打小報告,喜歡粘著我……我對她的套路一清二楚,偶爾覺得她太傻太天真,卻一點不討厭她做我的小跟班。
我總是嘲笑她身板像排骨,她反唇譏笑我眼太小;我看書她喜歡趴在我身邊,我笑她大字不識幾個,她不反駁,只是是不是鬧我兩下,讓我無法靜心讀書;我說她總在浪費食物,她便告訴我她已經吃飽了,然后把剩下的留給我,并告訴我“不要浪費”;我拍自拍,她會在背后補刀“好丑”,一把鏡頭轉向她,就綻放出如花笑容……這些只是我在和她戰斗的鳳毛麟角,更多地時候,她總是輸。
我們之間橫亙著十年,十年的差距不只是數字的不同。作為一個老姑娘,我更清楚知道怎樣去對付一個十歲的人,而她對我一無所知。我只消一個冷漠的眼神,就可以讓她丟盔棄甲。但如果這樣,又有什么樂趣可言。雖然很多時候我會覺得這小妞的想法還是太過天真,但是,這是一個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人所說的,她逐漸喪失資格。所以,當一個老姑娘還愿意跟一個小姑娘爭斗,還在對一個十歲女孩的手法嗤之以鼻,她一方面一定在嫉妒,另一方面一定還有些天真。所以,為了自己日后還有些天真的談資,也為對得起這美少女的稱號,姑且就繼續這美少女之間的戰斗吧
四
哥哥把她私藏在冰箱里的最后一個梨偷吃了,她狠狠地拍了他的背卻依舊委屈,哥哥不以為然的樣子讓她像一拳打進了棉花。我望著她,企圖讓自己很忙,裝作不在意的樣子,突然才感覺到她也只是個十歲的孩子。哪怕她已經足夠伶牙俐齒,也依舊會悶悶不樂。哪怕很多時候我們針鋒相對,我依舊愿意,給予她安慰,讓她開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