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以一種不直接可見卻快速的方式來臨,近幾天跟科技有關的編輯、記者崗位面試,都會問到有關人工智能的問題。在黨老師的幫助下,我看了周二IBM高管主講人工智能與醫療結合的網課直播。
因為缺少基礎知識,對幾乎全英文PPT,聽得很吃力。大致整理這些觀點,給大家做個拋磚引玉的磚頭。
1.多任務系統。醫療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產業,有醫院、醫生護士、醫療器械、醫藥、醫療保險,他們各自的需求不一樣,需要多種不同的算法、計算體系并行。
2.影像分析。隨著技術的發展,每個患者所產生的圖像幀數上升,醫生越來越不可能看完整個圖像。這個時候,自動識別技術就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也是目前突破最快的領域。
3.真實數據分析,雙盲對照試驗。對于雙盲實驗我知道一些,在醫藥領域,在患者不知情的基礎上,施加某種治療和不用該種治療,來判斷這種治療是否真的有效。雙盲試驗是醫學的基礎實驗理念之一。真實數據另一個重要的目的是選用好的數據,篩分人群。
4.認知決策支持。把專家的各種治療方案給融合到一塊,通過智能計算機,來分析對比各種專家的醫療方案進行優劣對比,選出最優秀的醫療方案。
5.慢病管理。通過開發自動回復系統,對慢病患者進行追蹤。這個系統的關鍵在于設計出一套完備的QA系統,對患者的情況生成相應的分析報告,以便做進一步的指導和建議。
對于未來,我們都是用已知的概念去理解、類比未來的事情,所要探討不是電腦是否能超過人腦的問題,而是人腦如何和電腦相結合,人腦去運用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