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西
常人稱他為“西瓜”,球迷稱他“巴特爾”,我既是常人又是球迷,所以我合稱他為“巴西”。巴西沒有大象的體重,沒有長頸鹿的脖子,卻有牛的猛勁兒。
巴西樂善好施。經常是用一塊錢三包的石冰糖分遍全宿舍且還有點“愛幼”的味道。上學期不知哪里得罪了校領導,硬是把我們班的兩個兄弟寢室活脫脫的拆散了一個,遷徙來了一些高一的僑民。別小看了這幫新來的兔崽子們,竟敢對我們高人一等的巴西喝三道四。那晚那個一到晚上就“殺頸”(說話)的小胖子洗完了腳叫巴西去給他尋拖鞋,拖鞋找到了又吩咐巴西去倒洗腳水,更可氣的是巴西竟然惟命是從似的一一照辦,簡直天殺的,沒有一點學兄的氣概,把我們辛辛苦苦經營了十幾年的面子全給這家伙毫不留情的丟光了。那個氣啊我們真想上去賞賜幾記耳光給巴西清醒清醒,再狠狠的蹬幾腳給那小胖子,讓他嘗嘗我們腳力的辛辣或者把他開除出402“寢籍”,可是一頭是以小欺大惹不起,一頭是以大欺小不光彩,那就只好作罷吧。
巴西有鴻鵠之志,見人就傳達他想當兵獻身祖國的志向,他把床正對窗口接受風雨沐浴,說這是鍛煉在苦難中生存的本領;他在天寒地凍里用冷水淋澡,說這是以防軍情突變采取對策,他把手臂肌肉練得和大腿一樣粗任人捶打,說當兵本領過硬就要經的起打······如此如此,巴西當兵的理想的心之切,意之堅可見一斑。問及巴西將來想當什么兵,他謙遜的答曰:“當然是從普通士兵當起羅。”有不屑者曰:我看還是‘士’倒過來寫,當一個扛大炮的土兵更好。巴西聽了不溫不火,他說當兵的最重要的是還要有忍耐和寬容的胸懷。
說起巴西“巴特爾”的美稱,那可不是一下子的事,巴西以前是從不打籃球的。上次另一高校的一支球隊登門造訪,其實觀其來勢不如說是上門挑釁的好。由于我校來不及準備人手不齊,就把巴西湊合著七拉八扯的替補上去。結果巴西憑借自身優越的身體資本,竭盡其用,把對方的大中鋒壓得寸步難移,技不能驚人,從而把那幫趾高氣揚的家伙打得倉皇失逃。雖說巴西全場未進一個球,打他舉手投足的姿勢迷暈了全場觀眾,他搶籃板的個數之多出人意料。巴西嶄露頭角,自此鋒芒畢露。
也許像當今的石油煤炭資源一樣,用途無窮廣泛,巴西蘊藏的豐富的體質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其開采和支配權屬于校方,凡是抬電視,搬桌子,提水的差事兒巴西都得上,所以巴西一時之間成了學校請的義務搬運工,使得其體力資源銷路更加活絡,遠銷全校各年級。
現在,無論站在哪個角度上看巴西都成了新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