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始運營
運營和產品到底是個什么樣的關系?
在我們進入大學后,對互聯網產品特別感興趣的同學,經歷了四年甚至更長的學習時光后,當被問到職業規劃時,很多人會對產品經理特別青睞,為啥?一聽到“經理”二字,我們內心那種驕傲自豪應然而生,內心憧憬著美好的理想:成為一名產品經理。
其實,當你接觸運營以后,會發現產品經理這樣的職位,并不是天生為應急生準備的,這說明實踐經驗顯得尤為重要。說到產品,我們應該去了解運營和產品之間的關系。
我們始終需要明白兩個準則:1.產品的好與壞并不是絕對的由運營來決定 2.任何一款產品都不可能離開運營而自運營。
正如個人從事于社區運營及新媒體運營的職位,每當產品經理過來了解這款產品的時候,收集用戶需求來了解某個產品的功能或設計對用戶是否有用處,用戶是否喜歡,而運營也是同樣通過各種數據來了解并驗證自身所采取的運營手段使用有一定效果。
所以,正如書中所說,二者就好像孿生兄弟,不可分割,不可孤立,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2.運營的職業規劃
從運營專員到高級運營甚至出任COO或CMO,運營人員也是同樣有機會走向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勾搭高富帥的一個職位。
當然,這里所說的是要分階段。從運營專員到高級運營,大部分人通過兩三年的努力,都能夠達到高級這個階段。但如果想突破這個階段,向更高級別發展,這其中需要除了責任心還要有讓自己更有價值,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下去,空談大道理不是付諸實行都是白搭。
3.運營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
運營的核心任務:流量建設,用戶運營。
1.流量建設:
這里我拿天貓作為范例,所以進入天貓網頁訪問的用戶就可以被稱為流量(訪客訪客),而已經注冊的用戶及付費用戶,就是我們運營下去保障持續大量流量的關鍵。
2.用戶運營:
有了流量和用戶后,我們需要就是如何持續推動用戶的活躍及留存,就是我們常說的“拉新留存”。
正如,各種會員制度,講普通用戶及高級用戶進行區別化。
內容運營:天貓作為電商網站,其內容不限于各類商品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等,這些能夠供用戶消費并促使用戶長期留存,從而達到普通用戶轉化到付費用戶的形式都可以成為內容。
活動運營:通過雙十一、雙十二,圣誕節各類促銷活動,在短時間內提升的運營工作。
4.運營者的職場法則
心態:
運營需要你會忽悠,同時要學會和其他部門同事打成一片。
技能:
對數據敏感,腦洞大,知行合一。
思維:
發散性思維:比如Uber,你邀請他人注冊后,會獲得相應的補貼,這是一種邀請方式,而另一種邀請方式就是你邀請他人注冊后,會獲得新用戶的補貼后,被邀請人注冊的用戶也會獲得補貼
逆向思維:比如MIUI論壇在某一階段出現用戶下滑現狀,一種運營方式我們對這些流失用戶通過一些活動給予他們一些福利,而還有一種運營方式就是我們通過對這些流失用戶進行分析,了解用戶類型、共同點,找到他們流失的原因,然后針對性的專門設計一個活動,告知他們之前導致他們離開的阻礙已經消除,看他們能否回歸。。
結構化思維:活動分類,比如微博做活動,轉發抽獎,征集送禮,反饋送禮,針對不同的時期,我們對活動進行分類,設計出模板,通過該模板按照程序同時做多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