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窮,用我媽常說的一句話,家里最窮的時候,全家人都湊不出五塊錢來。
我是90后,從小我就害怕了窮,窮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可能很多人沒有經歷過。有那么一段時間,我放學回家,永遠永遠只有一道菜,韭菜炒豆芽菜。我也想吃大魚大肉,想吃到瘋,可是不能。
米缸都有掏空的危險,還想著大魚大肉,真是可笑。當時我就有一種,誰給我肉吃,我就賣給誰的沖動。
記得剛上學那會兒,家里拿不出二百多的學費,一年級的孩子,天知道他上輩子犯了多大的錯,讓他這么小就知道世態(tài)炎涼。老師當著全班孩子的面把我攆了出去,說再不交學費就別來了。
我真是不想來了,嘴里咬著牙,可眼淚還是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窮,那就代表,你很有可能成為留守兒童,我的父親,母親包括只大我五歲的姐姐都相繼出門打工。我很早記事,并不是我有多聰明,而且那些經歷你忘不掉。
別的孩子放學了隨便去哪兒玩,我放學了回家撿柴火,生爐子,燒熱水。姐姐出去打工后,我還得洗衣服。
我記得我一年級二年級的那個書包,是我媽媽用縫紉機親手做的,那種兩塊布用花邊縫在一起,配上兩根長長的布肩帶,美其名曰挎包。
我滿心歡喜地背著它去上學,那時候我感覺這是多么漂亮的書包啊!可是當我進教室后,我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同學的書包都是買的雙肩包,真的好刺眼好漂亮!
后來我甚至會覺得,我背這書包的時候,很多同學都在笑話我。
每天早上都有一塊錢買包子吃,我不敢吃,因為那是錢啊!我把這些一塊錢全都埋在家里的泥地中,后來挖出來好幾十塊錢。
家里的泥地到了我四五年級的時候才開始鋪磚頭,你根本想不到,一到下雨天,家里到處都是泥水,一不小心就能在家摔一跤。那時候覺得好玩,現(xiàn)在想來,除了心酸還有什么呢?
上初中的時候,冬天我永遠都只穿一件灰色的棉衣,不是因為我懶得換,而是沒得換。因為那時候沒得換,后來也就懶得換了。
記得初中班級辦晚會,我總是不愿意上臺,其實我唱歌還挺好聽,但是我?guī)缀鯖]有一件像樣的衣服。
我爸沒有手機,那時候班主任必須要家長手機號碼,每個人都給了,就我沒給,老師對我發(fā)態(tài)度,我只能撒謊,我爸經常換號碼,所以我也不知道。說這話的時候,我看到了自己的臉,是紅色的。
那一年,初中里有一位老師的孩子得了白血病,班主任大力宣傳捐款。我毫不猶豫地伸手說,捐三百。回到家我才發(fā)現(xiàn),你哪來的三百?你連三百長什么樣都沒見過!看著爸爸為難的表情,我知道我做錯了,也就不提了。
臨回學校的時候,老爸從口袋里掏出一百塊來給我,說,說的什么我記不清了,我只記得,我在大巴車上哭了好久。
沒錯,我有強大的虛榮心,我害怕別人看到我的窮態(tài),我偽裝,偽裝到自己都不認識自己,那時候,我不過十四五歲而已。
我永遠都記得一件事,那次班級有貧困資格,因為我是班干部,平時又假裝性格開朗,不窮的樣子,所以沒在評選范圍內。
班長大人說,某某的爸爸是個普通公務員,人老實,賺不到什么錢,所以給某某好了。我沒有爭辯,我沒有說,我爸媽是農民。但我永遠都記得這件事,我不記恨任何人,我只怪自己,為了虛偽的鎧甲,增加了父母的負擔。
到了現(xiàn)在,我才明白過來,貧窮不是沒錢,而且一種家教,一種思想的灌輸,一種習慣。
貧窮家庭的父母總會跟孩子說,父母沒什么本事,以后都得靠你自己。從小我們就被灌輸了一種思想,努力讀書就是為了賺錢,只有賺很多的錢,你才能脫離貧窮。
以至于大學畢業(yè)后,你當初所謂的理想永遠只能長埋心底,所有的努力都只為了一個字,錢。
錢是一張張刻了字畫的紙,卻有足夠大的能力讓貧寒出生的你忘記你應該為什么而活。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說自己有多可憐,像我這樣的家庭在中國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更差。
我只是希望,不要讓孩子從小就認為貧窮是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