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養,外界影響,自身性格,這三點聯系在一起感覺挺巧,其實也是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是雙胞胎性格也會有所不同,并且每個家庭家長教育方式不同,以及慢慢長大接觸周圍外界環境,才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我是一個脾氣特別不好的人,遇到不喜歡也特別煩的事,我就失去了耐心。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我,被奶奶調教地到現在都還保持著那些習慣,比如:吃飯不能出聲,給長輩端飯要雙手等。我有兩個弟弟,可能受父母影響吧,每次吃飯他們都會吧唧嘴,我就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火兒,而我的表現是:冷眼相待,惡語相加,就這樣一頓飯不愉快地結束了。事后我反省自己,以后得換個方式改變,結果一次一次又一次,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弟弟改變了,啊~忽然發現:堅持,你就會離成功更近一步。
? 以前不知道“隔閡”這個詞的真實涵義,現在貌似懂了。照常的國慶七天假我回了家,今年由于氣候原因,玉米比往年成熟的早,等我回到家里,莊稼已經豐收完畢,接下來的就是整理田地,準備下一茬農作,爸爸雖嘴上不說讓我們去地里干活,其實心里很希望我們主動去,而奶奶則直接來叫我們,想一想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可不一樣了,家里有電腦有手機還有無線網,男孩子玩游戲也是再正常不過了,所以他倆人不愿意去,好不容易拉去了,倆人還不干活,我奶奶看不過去,訓斥他們,這樣一來,心里都不舒服,我聽我媽說奶奶老讓我爸去干這活干那活,他累的夠嗆還窩火,回來就找他們撒火兒,唉,我說這是何必呢!老一輩的和現在的我們思想觀念真是不一樣,她們追求的是踏踏實實,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我們追求的則是未來;這兩年爺爺不在了,叔叔也不愿再種地,家里的地就留給了我家,爸爸一個人擔起了更大的膽子,我在想他一時間也接受不了吧。每每到播種豐收時節,爸爸一個人忙的“不亦樂乎”,再碰上奶奶這“老頑童”,家里一天不得安寧。以前她嘮嘮叨叨說我弟弟們不干活,說這活都是替我爸干的,我還拉著我弟一起干,現在我發現她讓我爸種那么多地,到后來是替我叔家種,這不說啥,種子,肥料都是我家提供,平時不干活,收獲的時候趕緊忙著裝。家里的核桃,柿子,她天天忙著摘,最后全送給了別人,我是打心里恨,自個兒渾身是病,忙活一輩子全為了別人,敢問有誰記得你。看著奶奶我不敢說話,怕一開口不管說的好壞,她會生氣,我心里更難受。
?我不是變得沒有了人情味兒,只是我想默默地愛你,愿你用你的方式過著不一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