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朋友聊天,自己想起這個話題,寫點東西,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思考和警示。
意愿和能力的真正認識來源于老師課上的分享,很是收益,每次遇到問題自己總會問自己,是意愿問題還是能力問題,當自己明白其中差別,就沒有了給自己的借口,就更加逼近事實。
我們總聽人說:我家孩子要是努力了,那絕對比別的孩子都強;我要是也這么努力花費這么多時間,比誰誰誰得更好......這話是不是很熟,也是我們常常自我安慰的話。其實這是混淆了意愿和能力。意愿是什么?是你想要什么,那么你想要的就一定可以得到嗎?別做夢了!你想成為馬云,你就可以成為馬云嗎?想要的東西你沒有能力獲得,一樣是不可能獲得的,不要自欺欺人的認為,你做就一定可以得到,沒得到只是因為你沒去做,這叫阿Q精神。有意愿沒用,要自己有能力去做,而能力不付出是得不到的。好的事情大家都有意愿度,但是為什么能達到的人很少,那是因為有能力的人少,所以不要再混淆兩者區別,而把沒能力混淆成是自己意愿度的問題。
再談談“努力”這個話題,努力不是每個人都會的,努力是最需要學習的才能。不斷優化努力的方式,不斷清晰努力的方向,專注發展自己的優勢才能,深入下去培養自己興趣,選擇一個正確的習慣,自律堅持,直到養成通向成功的習慣。試問,我們會努力嗎?所以說不管是一萬小時定律還是學會努力,都是沒能成功的原因,當然也包括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