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和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你和你的朋友每天工作時間都是相同的,但你比你的朋友提前了一年開始在網絡上寫連載,寫文章。
等到你朋友現在開始想寫了,他會發現怎么樣也追不上你。
這并不是因為你一開始有多厲害,能力有多強,而是在這一年里,你無形之中養成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概述能力,肯定要比還沒開始寫連載,寫文章的人要強得多。
你的朋友很難向上超越你,因為你比他早開始行動一年,只要他在進步的同時你也在進步的話,他無論如何也是超越不了你的。
除非有外界因素的影響,他突然之間有了一個很好地機遇,或者說你因為特殊原因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他可以學習你的經驗,可以將你沒有達到的境界升華,但是卻沒有那么輕易可以超越你。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聞道有先后。
所以凡事要趁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你選擇的方向對了,那你越早開始,你的競爭力會越早形成。
你比別人先走,就容易比別人更進一步。
— 02 —
大家可以想想,為什么你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學習大咖的課程,也不能夠馬上成為大咖那樣的人?
為什么覺得已經拼盡全力了還是沒有辦法超越某些人,是不是因為自己愚笨,天生就不是那塊料?
我曾聽過一個觀點,說人跟人之間的差距其實是下班之后的那幾個小時決定的。
每天比別人多學一個小時,一年就比別人多學365個小時,每天進步一點,一年就進步365點。
你看到大咖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他很厲害,仿佛他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但其實沒有誰的能力是天生的,就像彭小六,秋葉這樣的大咖,他們也不是一朝就能夠成名的。
他們能做分享輸出也是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很多年的積累,他們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執著努力和堅持。
Frank老師說,他在別人喝咖啡,看電影的時候寫作,在開心的時候寫作,在不開心的時候也寫作。
蕭秋水老師也說過,她曾一天寫十一篇的原創。
魯迅先生也說過:“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
所以,任何的光鮮繁華,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執著的積累,這個過程是要付出時間的。
明白了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多給自己一點信心,別人走在前面,不一定是因為別人的天資比你聰明,可能只是別人起步比你早,或者付出的時間比你多。
— 03 —
總覺得在如今的社會里,越來越有一種浮躁的價值觀,人們更重視方法論。
大家都覺得方法特別重要,每天都幻想著能夠像武俠小說的主角那樣,一開始只是個無名小卒,但是某一天得到了一本武林秘籍,就馬上咸魚翻身成為了絕世高手。
于是很多人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找那本武林秘籍,卻忘記了花時間修煉自己的內功,內功不足再好的武林秘籍在手上也毫無用武之地。
方法論很多人都愛看,以為這樣就能跳過時間壁壘,以為有了技巧就可以避開積累的過程。
但是要做好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也是積累的過程,是逃不掉也躲不開,進步是要慢慢從量變演變成質變的。
所有,有些事情,越早開始越好,越早開始你以后的資本也就越大。
成功的路上沒有電梯,只有一步一個臺階往上爬。
最后回頭看一眼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超越了很多人。
——END——
你的身邊有沒有很厲害的人?你思考過為什么自己不如他嗎?
歡迎大家來談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