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阿米爾.汗的電影,年前就聽說并期待著。上周開始正式公映,立刻好評如潮。
周日帶了三個孩子一起去看《摔跤吧,爸爸》,我這人簡直是從頭哭到尾,被每一個細微處深深的打動著,看到了爸爸所承受的壓力,爸爸固執背后的愛和對孩子的信任,孩子們的堅忍、拼搏以及對爸爸深深的愛和信任。三個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我想他們肯定也感受到了更深層次的愛。
爸爸固執地讓女兒們每天五點起來鍛煉,高強度的訓練讓女孩兒開始反抗,偷偷將父親的鬧鐘調后,假裝訓練結束。還告訴父親這樣訓練是不行的,她們上課都在打瞌睡,頭發都長虱子啦。父親將女孩的長發剪掉,無論她們怎樣的哭喊哀求。剪掉長發的姑娘只是被動的接受父親的高強度訓練。
直至有—天,她們偷偷去參加一個14歲新娘的婚禮。在狂歡之時,爸爸突然闖入,怒斥姑娘們。在新娘面前,她們哭訴怎么有這樣的父親?新娘滿面哀傷地說她真希望自己能有這樣的父親,至少可以去選擇人生而不是14歲嫁給一個從未謀面的男人。女孩們真正開始了為自己的訓練。
這次的意外,讓姑娘們看見了訓練背后帶給自己人生的價值,從被要求變成了我要,動力的轉變帶來了行動上的拼搏/努力和勤奮。
第二次的沖突來自大女兒吉塔拿到國家冠軍后,參加集訓,父親的那一套在她眼里都是過時的把式。甚至公然挑戰父親,將父親戰敗。但國際大賽中的連連失利,讓她開始懷疑教練的指導,在與父親的通話中,痛哭流涕,請求父親的原諒。
這次的意外讓吉塔看到什么是對的,并非教練的放松隨意,不思進取。教練是個心無大志的人,只想拿到獎牌就行,并不相信吉亞可以拿到金牌。
最后的比賽中,吉塔的父親不在場,在失利的情況下,她想起爸爸的話,“并不是任何時候我都能來救你,你必須自己學會”,吉塔爆發出個人的潛力和魅力,終于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