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四年,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終于提筆,想寫點什么,寫出來,全是當年來不及對您說出的話。
奶奶:
奶奶,奶奶,奶奶......讓我再呼喊你一遍再一遍。在心里,在夢里,在墳前,卻永遠無法在這世間,在你的床邊,在街口的拐彎處,再次呼喚你。
在里仁街的街口,你坐在臺階上,等著5歲的我從媽媽小攤處提回晚餐的蔬菜。你坐在家和菜市場的中點,等我。我知道,前一半的路程你陪著我,后一半的路程,你讓我獨自行走。你讓我學習如何獨立,如今我明白了你的擔心,也明白了你的放手。
如同童年一般,人生的道路,你陪著我走了25年,后半輩子的人生,還得我自己來。
奶奶,我似乎現在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來。
一張A3大小的玻璃紙上面,你數次對折,折出一塊一塊方方正正的格子。你給我一支筆,讓我在白紙上寫1,2,3直到99,100。寫完后,不識字的你,會心一笑。
沒有文化的你,卻給了我人生的啟蒙。
睡前,總是用故事,教會我仁義,孝道;志氣,骨氣。你總是說“人窮志不窮。”家里再窮苦,你總是將“讀書”作為兒女們,以及孫子輩們教育的第一準則。
我知道你出生在解放前,在炮火連天的舊社會下。小時候,你的父親被抓壯丁的抓去,從此再無下落。而你的母親靠著進城到人家里做長工,掙辛苦錢將你拉扯大。你常說,我們這一代人是甜水中泡大的。有了更好的條件,就得好好讀書。
在我的人生前18年的成長道路中,你總是我生活中的后援力量。為我的溫暖的生活保駕護航。有了你在家作后勤,煮飯漿裳,才能有一份幸福,安定和睦的家。
18歲那年,我上了大學,出遠門讀書去了,而你,卻只留下孤苦伶仃。再回家,我們仿佛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還來不及去迎接你的衰老,你的善忘,你一天天地離開。我還來不及嘗遍你拿手的家常菜肴,我來不及聽完你曾絮絮叨叨講過的往事。我來不及將你教育我的話語再重新溫習一遍。
2015年,3月,你永遠地離開了。
渾渾噩噩的我,卻再也沒有記清楚,你去世那天是星期幾?三月二十幾號來著?農歷是二月初幾?
我只記得那天的陽光,明媚燦爛。聽到你離開的消息,心里一顫,眼淚卻干涸了。很久都沒有流眼淚,或許從不相信你的離開是事實,或許那時已經意識到你要離開。痛,其實哭不出來。
而今,四年了。我也已經成為一個母親。我解惑于生與死的密碼時,又想起了你。我困頓于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時,我又想起了你。到清明時節,又想起了你。人生之初是你給予我前行的力量。如今我又該如何學習著你的樣子,潛移默化中,給予新生命更多的付出與愛?
奶奶,習慣了您,于是把自己變成了您。
只愿能將您的愛,傳承下去。您說,可還好?
(4月6日于白蘭地幸福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