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父親

2017年9月7日卡不卡

這張神奇的卡,是發現內心秘密的“神器”。今天,它就如此戳中了群里很多人的心。看見自己的小秘密,也發現內心不曾被撫平的痛。

在此,我只看見彌漫在空氣里“父親”的符號,卻找不到父親的身影。圖中的孩子是不是也在哭著找父親?

01

“爸爸為什么又出差了?是不是又要出去一個星期?”孩子坐在沙發上,哭紅了眼睛,又來詢問我。

“這次是一個星期,等出完差你們又可以在一起玩了。出差了你們也可以視頻電話的。”我試圖安撫他的情緒。丈夫的工作一直都很忙,差不多每周都會出差,只是長和短的問題。

男孩子慢慢長大起來,對父親的需要變得越來越多了,這本是他們成長的自然過程,性別認同所需要的。也因為陪伴的時間相對少了很多,父子倆在一起的時候就特別“沒原則”。

“不要嘛!就是不要出差,在家陪我玩。”兒子繼續耍賴,你明知父親出差是常態,只是剛剛才分別,自然是還在父子分離的情緒里,不愿意接受。

誰不希望父母都有更多的時間陪陪孩子,讓他們直觀感受到父母的愛和依戀?只是現實就是如此,為了養家,父親必須受制于社會運轉的鏈條,去努力工作。

我也希望他能少出差,能控制一下頻次。在兒子最需要他的一段時間,多出現在孩子的生活里。

“爸爸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必須出差處理。等他下了飛機,找個時間再視頻,好不好?”

“我不要,就不要。就要現在讓他回來陪我。”說完,他又憋著嘴,像受了很大的委屈一樣,開始哇哇地哭了起來。

我知道他只是陷在了情緒里出不來。決定暫時不理他,冷處理下,等他發泄完了就走出來了。

誰知這一次他斷斷續續哭了近兩個小時。玩具、書本都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我真是有點氣急敗壞了。在出差這件事情上,我有所期望,但是無能為力。大環境如此,觀念如此。我能如何?

我只能抱著他,讓他知道媽媽總會在你身邊的。晚上在睡夢里,還在哽咽。第二天早起出門上學,還是情緒低落。

大概,這是反應最激烈的一次。慢慢的,也就接受了。

02

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從記事開始,父親在家的時間屈指可數。聽說母親生我的時候,父親也不在家。不在家就是常態。時間長了,肯定能習慣的。

那時,基本是整年如此。一個月也見不著。每年盼著過年,也是盼著父親回來跟我們團圓。為何要有團圓年,大抵是我們一整年都在分離,所以才需要這么一個儀式性的節日,讓大家聚在一起。

每年臨近春節時,就特別渴望地數著日子過,一天又一天倒計時。盼著有個身影,出現在門口的大路上,行李箱里裝了不少給我們的禮物。

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急忙忙地打開行李箱,翻找禮物。找到了,就像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需要一直珍藏。

父親總是給我帶很多女生喜歡的飾品,也許是想我過年的時候可以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每年如此,也讓自己從此戀上了那些看似沒有感情的小物件兒。

長大了,看到漂亮的發夾發帶耳環總是愛不釋手。一來跟女生的天性有關。二來總跟父親送我的禮物有關。那些物件的深遠回憶里,有父親對我的惦念,雖然他真的回來得很少。

只是偶爾那么幾次能想起來的溫暖,也都跟父親緊密聯系在一起。

還記得有一年,冬天的半夜,我突然牙齦出血,很嚴重。父親大半夜就背著我一路狂奔到附近的診所。那里有大家都熟悉的一個老中醫,夜里也值班。直到檢查沒發現什么大問題,父親才松了口氣。

這是我到此為止記得還算清楚的一次,能直接感受到他的關心和焦急。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記憶,才讓我在看不見他的日子里,堅信他對我的愛。距離的分割,只是生活的迫不得已。

03

等到兒子出生后,我竟然發現這樣的缺席依然在繼續。我曾一度害怕這樣的“往日再現”,明明白白地提醒自己曾經缺失的陪伴。我曾經是不是也像兒子那樣追問母親,“父親去哪里了?為什么總不見他回家?”

記憶中搜尋不到這樣的片段,卻記得一次坐在爺爺的肩膀上去看正月十五舞龍燈。或是時不時沖著奶奶耍賴,只記得母親拿笤帚抽我的那次。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母親的那種暴躁和無能為力。即便我們真的提出要父親陪伴的要求,她的解釋也不能讓小時候的我們信服。

在小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愛的全部來源,一個溫暖的家庭需要有“我的父親和母親”。如果周圍都是“被留守”的小朋友,那還不至于落差太大。如果周圍很多都是有父親陪伴的,被朋友問起,“你爸爸怎么沒來接過你?”這該讓小朋友多么沮喪和傷心。

有好幾次,兒子就被同班的好朋友問起,“怎么沒看見你爸爸在家?”那會兒,連我都有點尷尬,不想讓兒子面對這個問題時難受。好在,他沒有玻璃心,說明了出差的事宜也懂得了歸期在何時。更重要的是,有小伙伴一起玩,他也就不那么介懷了。

如今的現狀比我那時已經好了很多,每周都能相伴幾日。回來也總是不忘給兒子帶些玩具和書。定局如此,我也只能時常告訴兒子,“爸爸想你了,只是他還有很多工作沒做完,等做完了就回來了。”

就像當初父親在記憶里自己所堅信的那樣,父親是愛我們的,只是生活迫不得已。我們要抱著這樣的信念生活在大部分只有母親在的家里,雖有缺憾,但并不是那么缺愛。

就當這是對自己獨立的考驗。雖然考驗考驗著,也容易走入疏離的境地,但大概只能盡力而為。這時候,就是對母親的重大考驗。

母親在我們小的時候,顯然是容易暴怒的。憂郁和煩躁,也是她在婚姻里缺少溫暖的間接反應。如今的我,深有體會。

可不想重蹈覆轍,我只能時刻提醒自己去控制情緒,用其它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如同往日的相信,還是去相信這樣的缺席,情有可原。到一定不是不愛,畢竟沒有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

原來這么多年,我一直在用一種“信念”去相信自己是被愛著的。否則,父親缺席的這種“坑洞”該用什么去填補?

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 | 第8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通往南京的車上,一個年輕人,正漫不經心的看向窗外。窗外的景色一閃而過,在秋天略帶金色的陽光下,這片富庶的土地...
    花花的櫻花閱讀 393評論 0 3
  • 講真,有時候我也挺矛盾的。看見一石激起千層浪,舉手投足惹眾人瘋狂的景象,會覺得上一代人不玩weibo,不追熱點其實...
    林上青風閱讀 280評論 0 0
  • 七絕《絕塵江南》 煙雨深深纏信風,傘花點點點迷蒙。 行舟小調輕流淌,不覺喧囂埋水中。
    回望此天消閱讀 456評論 47 78
  • 時間:十一月第四周 書名:《社會研究方法教程》 作者:袁方 讀后感:本書是北京大學的社會學教授所寫,主講有關社會學...
    小開心的一家閱讀 784評論 1 2
  • 你身上著了火,地獄的火,誘惑著我 又燒到了我身上 誰說你是干涸和冷峻 你分明是充盈而熱烈無比 勝過了十萬駿馬奔騰過...
    丁一文閱讀 27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