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抄了兩頁的公眾號,其實只是為了一句話:
做任何事情,認真堅持三個月,最好堅持一年。一定要堅持三個月,不是三天,三個星期,而是三個月。如果沒有堅持到這么多的時間,最好別問為什么沒有效果,除了長胖三天出效果,其他都的需要點時間。
? ? ? ?開始有摘抄的習慣是高中才形成的,前兩天還在家里翻出了高中交作業要用的摘抄本。我對那個本子很有印象,買的時候就比別的本子貴,磨砂的外皮,一種摸起來就舒服的朦朧感,里面封面原本是一只還是兩只兔子,后來被我包上了那種北歐橫條紋風格的書皮,徹徹底底得和別人的都不會一樣,完完全全都是我的。我甚至都不把它當做作業本,我在寫任何作業時都沒有那么用心和享受。那是在忙碌的高三我的愉悅時光。看很多的書,很多的雜志,然后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甚至是一整篇的文章,用最好的字跡把它們謄寫到本子上。每次語文考試之前,當別人都在背文常看字詞的時候我就拿出它,把最最喜歡的那幾句話反反復復地背,然后一定要用到自己待會兒要寫的無論是什么題目的作文中去。
? ? ? ?上個周末把它找出來我還翻開來看了看,那些句子,有些,其實是很多,我仍舊很喜愛。同樣的是,我還是不能自己寫出那些句子。
? ? ?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華麗的文風,喜歡那些對于景物和感情細碎的描寫:灰色是鴿灰色,日出是剝了毛茸茸皮的桃子,細膩的皮膚是流淌的蜜糖。在這些文章里,他們有更多的色彩,他們的動作不是連續的而是一幀一幀的,每個抬手揮腕之間都有數不盡的風情。有人猜測過,那些聞名于世的藝術家其實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天賦是能看見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可能是顏色,可能是音符,可能當他們想要描述些什么的時候,橫豎撇捺會自己湊到他們面前。
? ? ? 有一段時間我就只抄寫簡潔干練擲地有聲的文字。喜歡在800字的作文中用一句話來當做一段,以此來表明中心,或者拿背誦的句子裝作內涵深厚。這樣的做法還常常受到我們語文老師的表揚,我就越發的得意。可是,也是周末再次看看自己寫的作文的時候,有些話我自己看了都想要發笑,滿滿透漏出一種少年中二氣息。還有些話,我現在讀來,也不太懂得當時是要表達些什么。多虧老師當年還能懂我,時不時給個高分,讓我在寫作這一方面自信心爆棚。
? ? ? ?從小就開始寫寫寫,從各種各樣我現在還能找到的本子上,寫幾首勉強押韻的小詩,寫一兩段幻想中的霸道總裁黑馬王子,寫一寫總是只有開頭但從沒到達高潮的小說。還曾經在某個文學城申請了作者準備發小說,但是有了一兩章之后就無疾而終了。直到現在,我在我的遺愿清單上寫下了:有生之年,我要有一本自己的書,不管出版與否。所以才加入了一個寫作群,堅持一個星期產出兩到三篇文章,希望可以養成寫作的習慣。
? ? ? ?可是這里有些悖論,我明明是想寫些自己內心噴涌出來的感悟與感情,但是時間的限制會讓我煩躁,像是在趕作業一樣,可是如果不這樣,我更加不會寫些什么,哪怕現在看來我寫的根本就是日記。
? ? ? 現在看,我寫的東西有八九篇了,閱讀數加起來還不夠50。群里有很多非常棒的人,看到他們上了首頁,心中是濃濃的佩服。好像厲害的人從我上大學開始就呈幾何倍數在我身邊增長。我知道這代表了我進入了更大的世界。可是有些嘴硬和傲嬌不是自我認識就能解決的。什么道理都是講出來都明白,行動上開始遲緩。
? ? ? ?我在想,是不是我寫的東西不行?就像寫《太陽的后裔》那篇,是不是單純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并不豐富?我應該先闡述自己的看法,然后把其中模糊的話全部引用以示嚴謹,再逐一有理有據地反駁,最后重申觀點,講講這個想法對于21歲來說意味著什么,再發散思維想想以后的自己或者同齡人會怎么看待我這樣的看法……
? ? ? ?可是我想寫的是“給二十一歲”!最初的想法就是記錄下21歲時的愛、朝氣、勇氣、別扭、小氣、不足的見識和無限的想象。我想把所有的一切記錄下來,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把我的生活說給所有21歲的人,讓他們有熟悉感,有認同感,能在字里行間找到一個自己。無論是成功失敗挫折難堪,都笑著寫出來,筆尖流淌的是溫柔的、熱騰騰的文字。等到完成的那一天,我會哭出來也未可知。
所以糾結了這么久,我還是想要堅持自己的風格,堅持上一段所說的。當然,現在我的文筆甚至還不如高三作文,學習是必須的。這樣寫下去,我想堅持一年。然后在第二年繼續“給二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