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時差的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特朗普的就職典禮大概已經結束了。這位新當選的美國總統一邊推特,一邊普京,幾個月來的熊孩子勁兒,真讓人沒法兒省心。在驚心動魄地拼了幾個回合之后,他不僅讓各國政壇商界的首腦們瞠目結舌,還把原本不太關心政治的普通民眾們都帶動了起來。無論愿不愿意,終究趕上了這趟民粹主義狂歡的浪潮,于是大家都擦亮了眼睛,等待著1月20日的降臨,等待著全因特耐熊爾社區的未知命運。
氣氛太緊張,心情太激動,西門吹雪已經站上了紫禁之巔,Hair Force One正在迎風飄動,這個時候,也許該學學古龍,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了。于是,把前不久才上映的《三少爺的劍》找來看了看。
“劍氣縱橫三萬里,一劍光寒十九洲。”
兩行血紅的字印在了熒幕上。雖然三十多年過去了,但功夫高手們依然喜歡浪跡江湖,俠客們依然在漫天的飛花中劍鋒凜凜地對決。如果審美標準沒有變遷,這部影片的拍攝水平至少不比三十年前低,但為什么在豆瓣上遭遇了5.1分的慘淡命運呢?
難道是這屆觀眾們年齡還太小了,沒看懂故事里深刻的人生哲理嗎?
這部影片改編自古龍的小說。神劍山莊的三少爺身懷絕世武功,但為了逃避命運而離家出走,掀起了江湖上的一場腥風血雨。
影片里的幾個人物都很有特色。
寒苦出身的燕十三練劍多年,只為了有朝一日找到三少爺比劍,卻陰差陽錯把平生所學都傳給了他。
世家少主慕容秋荻從小和三少爺青梅竹馬,篤定要嫁給他,卻無法放棄榮華富貴,終其一生只能與他相愛相殺。
竹葉青雖然暗戀慕容少主,卻不能跨越自己的奴仆身份,即便苦心經營多年,謀得武林尊主的身份,也無法挽回愛人的心。
而三少爺則是所有矛盾的源頭。他背負著神劍山莊的家族責任,卻忍受不了濫殺無辜的自己,于是離開錦衣玉食的生活,拋下兩情相悅的戀人,寧愿棄劍浪跡江湖,隱姓埋名地躲在青樓女子娃娃的身邊,干又臟又累的活兒,只為了粗茶淡飯地過日子。
但江湖沒有忘記他,愛人也沒有放過他。
即便他不想再殺人,也已經殺過太多。反噬的仇恨可以掘地三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的消極逃避只不過讓娃娃一家為他送了命。
不得不說,影片的畫面非常唯美。
夜幕長橋,雷電交加,燕十三醉醺醺地出場,與前來尋仇的高通一決高下,熒幕上只見黑斗篷與白長袍在天空飛舞,寒光略過,一個慢鏡頭的轉身,冰面碎裂。
慕容秋荻請燕十三去殺三少,懷里鉆出一條吐著紅信子的小蛇。那是一棟精致的樓宇,四面輕紗幔帳,世家女子傾訴著憂傷。
尤其在影片結尾,兩名高手決一勝負。山頂寒風凌冽,一樹梨花飄散下來,隨著劍光飛舞。燕十三的詭異造型與謝曉峰的英俊帥氣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畫面美感更加突出。兩人的武術切磋也有張有弛,有節奏,有氣勢。
演員的表情有幾個鏡頭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江一燕飾演的慕容秋荻,在一場與蔣夢婕演的對手戲中,她演出了咬牙切齒的嫉恨,非常有戲劇張力。
僅從畫面和表演上看,這部影片不僅帶有一點莎劇的舞臺風格,而且在努力制造中國式的意境與俠客精神。
民粹還是精英?
影片敘事圍繞著中心人物“三少爺”展開。
首先講述了燕十三的郁郁不得志,還有慕容秋荻的愛恨交加,從側面烘托了三少爺的傳奇與放浪。
接著是竹葉青的暗戀,為天尊攻打神劍山莊埋下了伏筆,勾勒出一個暗藏殺機的江湖與上流社會。
然后,畫風一轉,主人公以蓬頭垢面的形象出場,開始混跡于底層社會之中,由此展現了小人物的悲哀與辛酸。
這樣的對比有力地揭露了某些社會現實。但問題在于,影片中的主人公從小就錦衣玉食,不知人間疾苦,忽然之間卻向往底層生活,這究竟合理嗎?即便曾經遭受打擊,產生了歸隱山林的想法,但在現實中,經歷許多苦難折磨之后,他真的可以甘之如飴嗎?如果不能,整部影片就是一場空談。
三十年前,內地剛剛改革開放,人們渴望著文化交流,對外來事物兼收并蓄,不加區分,遇到影片中有如此牽強的轉折,或許可以包容和接受。
如今的觀眾大多已是千禧后了,他們成長于一個崇尚物質的社會,而且早已看遍了有強烈批判意識的美劇與韓劇。如果在影片中對俠義精神詮釋得太海市蜃樓,又在細節上缺少真實可信的生活基礎,那么這種精神便很容易流于泛泛而談的意識形態。
更重要的問題是,影片中的三少爺,用三十年前的話說,是擁有善心的富家子弟,而用今天的話說,則是逃避責任的精英階層。
在三十年前,精英文化也許曾備受推崇。在教育程度有限的社群中,人們傾向于把決策權交給精英,因為正如“三少爺”一樣,他們享受了更好的社會資源,有相應的判斷力和承擔力。
然而,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發展,精英文化正在逐漸衰落,特朗普更代表了民粹主義的崛起。由于社會思潮的變遷,同樣一個角色在不同的時代,必然經歷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演化。
那么在民粹思潮中,推崇精英文化的電影遇冷,也許就不那么奇怪了吧。
愛他還是愛身份?
我很喜歡影片中江一燕的表演,她用表情和眼神把慕容秋荻詮釋得非常精彩,尤其質問娃娃的那場戲,以及最后與三少的打斗戲。她把一個女人的渴望、嫉妒、野心和決絕演繹得淋漓盡致。
只不過,慕容秋荻這個角色本身有些不太合理。
也許因為原著是古龍寫的,而他站在男人的角度,總能塑造出一些野心到偏執的女人,比如明月心,誰是公子羽,她就是誰的女人。
而且他還總拆散那些青梅竹馬的戀人,怎么虐就怎么拆。比如林詩音,明明是李尋歡的摯愛,卻默默嫁給了他的好友,讓人看得瞠目結舌,然后開始痛恨萬惡的舊社會。
其實,慕容秋荻與三少之間的問題并不在于愛情本身。他們從小相伴,感情甚篤,直到最后秋荻執意要殺三少,也并不是因為不愛他。
她至始至終只愛三少。
只可惜長大后,倆個人終于發現,三觀不同是沒有辦法一起生活的。
她想的是宏圖大業。他想的是隱居山林。彼此都無法遷就,不可能朝夕相處。愛情無論讓人如何眷戀,一旦失去了共同存在的土壤,也只能是一座天空之城,美則美矣,卻讓人難以企及。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此。
但這真的不現實。慕容秋荻是世家女子,有財富、有知識、有涵養、有眼界,而且有頭腦。在精英階層,這樣的女子不可能整天沉迷于愛情。家里只有她一個女兒,她也有家族的重任,每天要處理的事情那么多,一大族人指望著她養活,而她又是那么有野心的一個女人,怎么可能拋下身份與地位,為了兒女情長而走上絕路?至少在現實中,我沒見過有哪個豪門女子為了愛情這樣沖動。宗慶后的女兒沒有,任正非的女兒也沒有。
所以,這只是古龍想象中的愛情罷了,根本缺乏現實基礎。我不知道三十年前的女人是不是都這樣,但如今的女子似乎不那么愛情狂了。
電影以小說為藍本,固然可以虛構,但如果太妄想癥,又沒有《小時代》那樣的障眼法,估計很難博得千禧后的喝彩吧。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武俠電影曾以絢爛的畫面、精彩的打斗和動人的愛情征服了一代人。然而時過境遷,三十年的經濟發展早已改變人們對世界和自身的看法,人們需要的是更有說服力的人性刻畫,更有洞察力的社會觀察,或者更有趣而新奇的生活再現,而不只是意識形態的抽象表現。
分析到這里,為什么《三少爺的劍》遭到5.1分的冷遇,也就一目了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