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和陳曉合作出演的古裝電視劇《夢華錄》持續播出中,男女之間的感情體會差異和思維角度不同,也開始出現。
劉亦菲飾演的趙盼兒的確勇敢堅韌,足智多謀,但說到底,還是純粹。她身上更多的是那種橫沖直撞的孤勇,她的智計也更多地停留在了智力層面,而不是城府。
如果她稍有一點深沉的心思,就不會和于忠全硬剛了,不會直接告訴人家:你想利用我,你做夢。
因為其實,在她那樣的處境下,這么去硬剛,說這樣的話,實際上把自己置于了一個危險的境地。
而且她之前說點了何四的穴,讓人家幫她做事,三娘問她跟誰學的,她也說是和顧千帆學的。
至于顧千帆,他有非常明媚動人、真誠的一面,但是也有深沉、縝密的一面。這還是和他的工作有關吧,是他這么多年來在那個地方練出來的。
兩個人屬于又互補又互相映襯的關系,還蠻奇妙。
而且顧千帆看盼兒斗茶這一段,其實也說明了他不是一般的人。
在他們所處的那個環境里,如果顧千帆稍微有一點那種大男子狀態,他都不會那么欣慰地看著盼兒去跟人斗茶。
晚上他立即就來找人家了,其實也是因為盼兒這樣堅韌,自立的狀態,給了他觸動。也是因為努力的她一直在閃閃發光,而顧千帆被她這種動人的閃光折服了。
所以呀,“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這句話雖然是俗了點兒,但是是大實話。
我們其實沒有辦法改變別人的,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決定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成為了什么樣的人之后,我們會找到與我們相似的人。
《夢華錄》接下來的一些劇情引發了大量討論,一開始把立意說得那么高,可惜后面沒做到。
這里面一直在說“只要我們憑自己的本事,就能抬得起頭”。這話很勵志,是不是啊?
但是回頭趙盼兒就說“如果我們事事都求著顧副使,那和奴婢有什么區別?”
奴婢怎么啦?奴婢難道不是憑自己的本事,憑自己的勞動力在吃飯嗎?之前還說憑自己的本事就能抬著頭,怎么到了奴婢這里,就不行了?
還有三娘說“你現在已經是總教頭了,再彈琴確實不合適。”
這是不是以自己現有的身份地位,看輕別人?
種種例子比比皆是,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關漢卿原作寫的是“我雖然不得已落入荊棘叢中,但是仍然憑借自身努力披荊斬棘,最終開出絢爛的花?!?/p>
我以前在言情劇里聽說過一句臺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別人都在指責商女,那有沒有人想過商女的家里可能有一大家子人需要她通過這種方式去養?!?/p>
若不是不得已,誰愿意做這樣的事情?
那么總結一下:《夢華錄》為何引起諸多議論?
原因之一,劇情和宣發上的割裂。
我們的女主趙盼兒,一邊點茶,一邊跳舞;宋引章彈琵琶,如果給誰彈都一樣,那么她們為什么不找一個大漢去彈?
編劇狹隘,狹隘到完全忽略了原作本身想表達的這世上也有“出身雖低微,心地仍高潔”的女子。
原因之二,完全沒有苦難憐惜意識,我在張好好、趙盼兒、宋引章的身上,都看到了對普通人的鄙夷。
她們口中的“販夫走卒”,“升斗小民”,為奴為婢者,實際上才是真正的普通人。但是他們提起這些人的時候,完全沒有一點點的憐惜,甚至張好好還炫耀“呼奴攜婢”。同時,說“官家夸了我兩回?!?/p>
原因之三,編劇筆力不行,一不能邏輯融洽;二不能深化原著精髓;三不能把這么好看的男女主的感情線寫好,寫得美奐美侖。
真的太可惜了。
作者:茜曦惜夕,入骨影評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