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健康

跑步的人最帥


當代人類生活模式和漫長人類歷史進化形成的體格的沖突

從歷史視角來看,人類有200萬年歷史,而如今生活、工作方式的巨大改變卻是發生在最近短短的200年。

除去最近200年,之前漫長的200萬年中,人類從原始采集模式到狩獵模式到農業模式,再到工業模式,人類生活和工作大多數都以勞動為主。只有近200年,由于科學工業飛速發展,釋放了大量生產力,使得現代社會產生了大量坐辦公室一族,生活和工作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一方面,我們應該感到幸運,正好我們這幾代人趕上了“舒服”的好時代;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意識到,由于這200年發展地太過突飛猛進,以至于我們人類200萬年進化而來的體格在這短短200年中的進化速度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久坐。200年以前的人類生活模式都以勞動為主,包括狩獵、農業、工廠做工,而現在大部分“白領”一族都是對著電腦的久坐一族,我們人類體格暫時還適應不了久坐的模式,所以會造成諸多問題,例如:勁椎、腰椎問題、氣血不順、精氣神不足及各種“亞健康”癥狀。

2.壓力。史學家分析過,從人類原始采集社會到現在,普通階層壓力是有增無減的。雖然現在太平盛世少了性命之憂,但是大城市職業人士的生存、職業競爭等方面的高壓力狀態還是需要高度重視。人在高壓力狀態下,免疫系統的能力大幅降低,氣血也會失調,身體極易產生各種問題。

3.空調等現代化設施。空調是近100年才發明出來的,顯而易見,我們人類200萬年進化而來的特格自然更是適應不了,空調病由此而來。

在理想狀態下,人類再經過若干代進化后,應該就能適應當今的生活方式,而不會再有健康方面的困擾。但我們這代處于進化過程中的人類卻要直面這些問題。如果我們不想成為人類進化歷程中被淘汰的那群小白鼠,就必須要克服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人類的進化中脫穎而出。

這一切是否有解呢?

命運給我們關閉一扇門的同時,總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既然問題已經找到了,只要針對性解決即可,應對方案也很簡單:運動加少用空調。運動能對沖久坐對身體的影響,同時能緩解壓力。悟性高的人再配合一些冥想之類的注意力方面的練習就能完全釋放壓力。同時,空調盡量要少用,人類的體格還不適應。

接下來我們主要集中來講運動。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哪些項目是不適合的。

1.一些現在較流行的肌肉負重訓練,例如器械、自重訓練,這些都是不適合的。這種訓練是通過負重來刺激肌肉增長,屬于無氧運動,違反了人體自然生長規律,對身體內臟和氣血的調理效果也微乎其微,再者肌肉練到發達程度后,只是在形體上有一定的所謂陽剛“美感”,對整個人而言,不一定是好事兒,肌肉群增大會同時增加身體內部各項器官的負荷。

2.如果一項運動太過復雜或者需要金錢、場地方面的開銷,那么對普通人而言,堅持起來就比較困難,這種也不適合。例如:游泳,是一項好運動,但是需要長期的金錢開銷,并且鍛煉場地和時間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就不適合長期進行。

因此我們推薦并踐行的基本都是有氧運動,易學易練,而且無金錢成本開銷。下面這些項目就是祖先流傳給我們的瑰寶,足以對沖現代生活方式引起的身體問題。

1.跑步。跑步的好處我就不介紹了,只談一下常見的幾個誤區。很多人對跑步有下面幾條認識,(1) 跑步不能跑的太慢;(2) 跑步的距離不能太短;(3) 跑步的頻率不能太低 。這3條看法都是錯誤的。跑步的原則是怎么舒服就怎么跑,怎么容易堅持下去就怎么跑。一開始跑步身體肯定會不適應,這個時候,如果感覺到不舒服就停下來,換成快走都是可以的。距離就更無所謂了,初期跑的距離肯定是不遠的,千萬不用心急,一切順其自然,只要動起來你就贏了。無論距離的長短、無論速度的快慢,鍛煉的效果其實差別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甚至快走的長期效果和慢跑的長期效果其實都是差別不大的。如果你愿意的話,甚至可以帶上你的狗一起跑,這樣更有樂趣。如果你能加入一個跑步的群體,那就再好不過了。有個群體一起跑步,不僅容易堅持,而且增加了樂趣,身體也很神奇的不容易疲勞。

2.氣功。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這些古老的健身方法都是祖先經過無數次領悟、琢磨、嘗試,又經后人不斷優化、改進后形成的非常優秀的運動方法。外能活動筋骨,內能調理氣血,這些功法現在就猶如珍寶被淹沒在沙漠中,不被人們所識,實在可惜。

3.瑜伽。瑜伽和氣功在原理上是相通的,只是外在表現形式不一樣,瑜伽在流行度上要比氣功高一些,不過現在大部分人對瑜伽的理解還比較膚淺,瑜伽的精髓是練呼吸而不是練動作。如果能將瑜伽這項運動堅持下去,長期效果會非常好。

4.集體戶外拓展運動。如:定向拓展,就是組織人想出一些挑戰性任務,例如在公園中分成幾個小團隊進行“尋寶探索”。團隊成員在這種運動中身心不僅都得到了鍛煉,并且能從團隊中感受到人與人交流、合作的快樂,這種體驗會讓人印象深刻,一舉兩得。這項活動也是這些活動中最有樂趣,能最大程度體驗到快樂的。

5.靜坐和冥想。上面的運動都是體外運動(氣功和瑜伽也有部分體內的呼吸運動),而靜坐和冥想屬于純體內的運動。體外運動的終極目的也是為了體內器官和氣血能暢通并健康地運行。而靜坐和冥想,字面看上去是靜,但是這一靜只是身體外在表現的靜,其實體內呼吸和氣血的運動強度要大得多。理論上,這種方法的效果和時間比應該是最高的,長期效果應該會更加令人震撼。但是一者這一方法需要比較高的悟性,再者現在社會的快節奏和浮躁已經基本讓人類失去了靜心養氣的能力了,所以這一方法目前不被現代社會的大部分人們所接受和喜歡。即使這樣,少數人依然通過這種方法實現了身體的健康,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青春和長壽。歷史上,很多踐行靜坐養生的中醫和道家,踐行打坐的佛家,以及踐行冥想的瑜伽派,都有許多人活到了普通人根本無法達到的高壽。

怎么邁出第一步?

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是:不要想,直接做。

人類是自然界中唯一會經常用大腦來思考過去和未來的物種,這種行為模式自然會給人類的進化帶來極大的益處。在宏觀層面能促進人類社會文明不斷向前發展,但這同時也是人類各種煩惱產生的根源。一切思想上的負面色彩,也都由此而來,例如:悲傷、恐懼、嫉妒、憂慮,憤怒,甚至精神病也由此而來。

你必須要理解,大腦既是一個制造價值的工具,同時也是一個制造負面情緒的工具。

這是由于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大腦的進化目前還處于中間階段還不完善導致的。

當然了,既然這一缺陷已經被先知祖先們發現了,自然也探索并傳給了我們后代一些克服人類這一缺陷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佛、道、靜坐、冥想等。

然而這些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適用性并不廣泛。

簡單易學、行之有效且適用于大眾來克服這一人類缺陷的方法也是有的。

它其實就是一句話:假想你從你的大腦外來看待你的大腦,把大腦想象成一臺計算機,當你需要使用的時候,就開啟它,當你不需要使用,甚至它會對你造成負面干擾的時候,就像關閉計算機一樣,直接按下關閉電源的按鈕,不要去思考過去和接下來的事情,只關注你當下正在做的事情。

而現在就是你按下關閉電源按鈕的時刻,不要去想你現在身體有多勞累,不要去想你手頭還有多少工作或家務要做,不要去想出門有多么不方便。你必須明白,一旦你去想了,你就中了人類大腦這一缺陷的陷阱了。大腦總是會為了短期舒適來阻撓你去做一些長期看來真正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情。

記住,不要被人類還不完善的大腦控制了,直接關閉它。做大腦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不要想,直接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