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寫東西的靈感比較少, 于是又拿出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看到了成長復利線。
仔細觀察一下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你就會發現, 從出生到現在,所有人都在不斷的習得各種技能,不斷的積累, 只不過很多人在20歲以后就停止了學習, 所以沒有機會在自己未來的時刻體會到復利效應。 然而, 少數人在20歲生日以后,依然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 他們不僅是終生學習者,還是 "終生成長者 ” 只有成長了,說明把 “學習”到的東西:做到了。
只是學到了有什么用呢?早晚有一天, 他們會跨過那個拐點或稱里程碑,然后揚長而去。 這就是復利效應的威力。 適用于任何終生成長者。 跟長相沒有關系。 跟基因沒有關系。 跟家族遺傳也沒有關系, 從這一點看, 復利效應應該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公平的效應。
有個詞叫“自信' . 人最好能有自信, 但應該是對自己的未來有自信, 絕大多數人并不明白, 無論是對現在的自己還是過去的自己, 無論是自信還是自卑。其實其實都是沒有意義的,要 “現實”才對,-錯了就是錯了,蠢了就是蠢了,該自信的時候自信,該自卑的時候,胡亂自信或者胡亂自卑都是不對的,把自己變得更好才能彌補過往的那些錯誤,才能承擔當初那些愚蠢造成的后果。
為什么有些人格外自信呢,不是因為他們在“裝” 也不是因為他們過分自負嗎,而是因為一直在搜索自己的“復利增長曲線”并且可能找到了-所以他們才可能那么淡定,所以他們才可能那么從容,所以,他們才會雜種種所謂的“逆境”中 依然善于保持樂觀。他們篤信自己的未來,讓他們真正自信的是那個看起來還需要經過漫長等待但其實很快就會到來的瞬間。
七年的時間, 想鉆研的幾件事情, 第一件就是投資這件事情,第二件就是寫作這件事情。
以三到五年為單位周期的人,相信的是膽識和眼光, 以十年未】為單位思考財富的人, 相信的常識和復利, 以更長期看待財富的人, 相信的是時代和命運,。
如果相信成長復利曲線的人, 就要對自己的美好未來盲目的相信, 甚至要百分之120的相信, 哪怕被別人潑冷水, 扣掉百分之二十,也要百分百的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