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NB的夢想都抵不過SB式的堅持!這句話說出來充滿正能量,但往往也一閃而過,慚愧的講,我們有時根本做不到SB式的的堅持。
有不少人都看過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異類》,就是沒看過大都也聽過他的1萬小時定律,通過1萬小時的刻意練習能達到世界頂級水平,一般最少要花上10年時間。但問題在于,在現在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有太多想學的技能,完全付不出1萬小時,喬希?考夫曼總結了一個快速學習的框架,只需要20小時的練習(每天學習90分鐘),就可以學會大多數技能,注意只是學會不是學精,換句話就是通過20小時就可以入門了。
一萬個小時太過遙遠,《關鍵20小時》此書從20個小時著手,目的在于搭建某項技能的基礎,倘若你是想精通,那這20個小時只能算是起步。
本書強調的是快速學會任何技能,核心觀點簡單來說,分為四步:
分解步驟——把技能做最大程度的細分,分成若干小步驟。
充分學習——對每個小步驟進行充分學習,以便進行靈活的練習,并在練習中自我糾正。
克服困難——克服在練習中出現的生理、心理或者情緒上的障礙。
集中練習——至少用20小時集中學習最重要的小步驟。
在看完這本書之后,發現作者在書中談論的內容和方法,我們并不陌生,但卻很少從一而終的堅持。當我們開始練習一項新技能時,只要采用正確的方法,短時間內一定會有大幅提高,再稍加練習,即可靈活運用。
書中提到了快速技能習得的方法,我歸納為以下幾點:
1、選擇方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們興趣越強烈的時候,學習越快。而在學習初期,我們首先需要確定一個學習方向,而非面面俱到,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集中全部精力和時間,效果也自然會明顯一些。
2、目標制定
目標越清晰,才有可觀察到的學習效果。例如“我想學會彈奏尤克里里”,這未免太過模糊,而如果我說“我想要學習尤克里里,至少會彈奏五首歌曲”,這就一目了然了,同時也給我接下來的學習指明了操作方向。
3、分解技能
這是此書的核心觀點,也是我認為最為實用的部分。無論學習任何技能,我們都需要細化步驟,這對技能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理解,并且要判斷核心步驟是什么。先搞定容易的步驟打好基礎,再啃掉核心“大骨頭”,那學習才會有方向有目標。
4、選擇工具
這一步先對簡單,了解所學技能需要什么樣的環境、條件、學習工具即可,也要考慮我們自身的物力財力是否可以支撐學習。
5、解決障礙
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障礙。例如:學習工具的使用差錯、環境干擾、生理心理障礙,以及我們無法預期到的障礙。首先我沒有介紹所遇到的障礙,其次明確解決問題而非逃避,最后如果能記錄每次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備案就再好不過了。
6、時間管理
學習新技能本身就是一個挑戰,我們要盡量選擇不被干擾,同時自身效率較高的時間段。我會建議使用番茄鐘來計時,幫助集中注意力。當然,適當的休息也會事半功倍。
回顧以上幾點,你內心是否閃過一絲不屑:這誰不知道啊!確實,道理我們都懂,但為啥還是沒有進步?說白了,我們無法堅持。拋開一萬個小時理論,養成習慣的28天,你又有幾次成功堅持下來?那不如讓我們從最基本的20個小時開始吧,你別小看20個小時,一天能夠堅持1至2個小時,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開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