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力大無比,奇妙無窮
? ? ? ? ? ? ? ? ?——水中巨無霸王蓮
王蓮是睡蓮科(Nymphaeaceae)王蓮屬(Vitoria)植物的總稱,英文名Giant waterlily。分布于圭亞那、玻利維亞、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國的熱帶水域,屬于熱帶植物。
1801年,當植波西米亞物學家亨克(Tadeá? Haenke)在亞馬遜河的支流馬姆爾河首次發現野生狀態的王蓮時,就被王蓮植株的巨大和形態的奇特所震撼,并單膝跪地以示贊美;1837年,英國植物學家和園藝學家John Lindley以維多利亞女皇的名字(Victoria)命名王蓮屬(Victoria),以表示對女皇的敬意。因而,王蓮從一開始就以“皇室之花”面世。從此它就以碩大無比的葉片、具濃香且顏色逐日變化的花朵以及葉片巨大的承載力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
王蓮植株巨大,一株生長健壯的王蓮通??烧季铀?0㎡以上,甚至可達100㎡以上;葉片碩大,王蓮的兩個原生種的葉片直徑通常在2㎝左右,Longwood雜交王蓮的葉徑通常可達250㎝,最大可達290㎝(目前的世界記錄,2010年由西安植物園創造),并獲得201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
葉片承載力驚人,葉片上通??梢猿休d4-5名兒童,在西安植物園曾安全承載過一個成人和4個兒童(總重量超過100㎏)、一個近70㎏的男士、一個約50㎏的女士在其上“金雞獨立”等,據19世紀的文獻記載,一位比利時園藝家曾用磚塊測試過其葉片的最大承載極限,最終的記錄是760磅(344㎏);王蓮何以有如此巨大的承載力呢?首先是其葉片面積大,最大可達290㎝;其次是葉脈結構特殊,其葉脈呈網狀分布,主葉脈自葉柄處向外輻射,寬度和高度沿徑向逐漸減小,輻射狀主脈隨葉片半徑的增大而不斷分支,同時在主葉脈的垂直方向上又有次級葉脈連接相鄰的葉脈,最終呈網狀均勻地覆蓋整個葉片,構成一個堅固的網狀骨架。王蓮葉脈的這種網狀結構能使葉片充分伸展且具有一定的表面剛性;再次是葉脈粗大且內部組織為海綿狀中空,可以包容很多氣體。1851年,在倫敦,法國園藝學家兼建筑學家Joseph Paxton由王蓮葉片的結構產生了靈感,將它應用于第一屆大工業展覽館——水晶宮的結構設計,使大型玻璃溫室問世,因此,Paxton獲得了騎士榮譽。
花色多變,王蓮的每個花朵可以開放三天時間,其間花色由最初的純白色變為粉紅色或淡玫紅色,再變為玫紅色或深玫紅色。正因為以上這些奇特的性狀,王蓮1849年第一次在英國展出時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并引得維多利亞女王前來觀看,從此,王蓮在世界各地任何地方出現都會引起相當大的影響。
王蓮為熱帶植物,植株巨大,且無法在溫帶及暖溫帶地區露天越冬,栽培的設施條件要求較高,最初的100年間,只能為那些能夠修建起溫室的皇家貴族觀賞。為了讓我們的普通市民也能觀賞到這種高貴、奇特的植物,西安植物園的科研工作者開始了漫長的摸索研究。10年來,他們不斷地摸索完善著育種和栽培技術,目前,除了和國內外同行內一樣,無法解決苗期藻類問題以外,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北方王蓮育苗和栽培技術。利用人工授粉技術提高了結實率,還采用人工雜交的方法培育出花色葉色更為豐富的王蓮植株?,F在,西安植物園的王蓮育苗和栽培技術已位居國內前列,他們培育的王蓮種子和幼苗遍及大江南北。今年,在陜西省科技廳支持下,將王蓮推廣到我省的陜南陜北關中的4個城市,讓更多的普通民眾欣賞到了這個昔日的“皇家花卉”。
王蓮只是西安植物園眾多研究中的一種植物,這些我們身邊平時熟視無睹的花花草草,不僅有著極具個性的生物學特征,更擁有絲毫不遜色于人類的思想情感和堅定信念——他們在自己的生命河流中,懂得雙贏、本固枝茂、隨遇而安……植物用自己小小身軀,生動的詮釋著人類世界的紛擾沉浮和形形色色的世界觀。創意無止境,我們將這種理念也應用在西安植物園新園區建設中,通過現代園藝與科學技術的有機融合,提升環境教育的硬件和軟件實力,不斷展示植物之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