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行過一個段子:“我2017年的目標就是搞定2016年那些原定于2015年完成的安排,不為別的,只為兌現我2014年時要完成的2013年計劃的諾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不對?我們定計劃的時候總是雄心勃勃,但是卻很難堅持到最后,把夢想變為現實。
有些人會責怪自己沒有毅力、三分鐘熱度、太拖延,可是殊不知道自己并不是敗在了這些常見的問題上,而是敗在了最最開始的準備階段。
當我們做好了一個年度計劃,如何能讓這些計劃很好的落地執行呢?其實這也是有套路的。
還記得小萌萌的年度計劃九宮格嗎?如下圖:(想知道怎么做年度計劃九宮格?戳這里《神奇九宮格,幫你打造幸福平衡人生》)
我們最初做出的年度計劃或許都是這樣籠統的,但是這樣的計劃顯然很難達成,因為它們太概括了,我知道我要學寫作、學畫畫、堅持讀書,但是究竟如何去做卻是一頭霧水。
就像很多朋友每個月月初都會昂首挺胸地喊出:“我要減肥!”的口號,但是結果怎么樣呢?該吃吃該喝喝,到了月底又胖3斤。
空有一個目標,或者一個口號是不行的,我們還需要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其實只需要簡單兩步:
第一步:把目標轉化為可落地執行的計劃。
第二步:為執行計劃做足相關的準備工作。(環境、工具、裝備等)
下面我們就一步一步的說。
第一步:把目標轉化為可落地執行的計劃。
可以先看一下,以下兩個目標,哪個更可能執行貫徹到底呢?
1.學寫作
2.下個月我要通過報微課的形式,跟寫作老師學寫作。養成每周寫兩篇文章的習慣。
很顯然,第二個更容易執行,因為我們不僅知道了要做什么,而且還知道了怎么做對不對?
所以這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那些浮在空中的目標轉化為可落地可執行的計劃。
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將原來的目標通過SMART原則過濾一下,所謂的SMART原則就是:
Specific,目標是具體的。
Measurable,目標是可衡量的。
Attainable,目標是可達到的。
Relevant,目標是和其他目標相關的。
Time-bound目標必須有明確的時間底線。
剛剛我們將“學寫作”轉化為了“下個月通過報微課的形式,跟寫作老師學寫作。養成每周寫2篇文章的習慣。”
下面用SMART原則衡量一下:
1.通過報微課的形式,跟寫作老師學寫作。——目標是具體的。
2.養成每周寫2篇文章的習慣——目標是可衡量的。
3.不是每天寫一篇,而是每周寫2篇文章——目標是可達到的。
4.寫作可以增加我的語言表達能力、梳理我之前的經驗——目標是和其他目標相關的。
5.下個月執行——目標有明確的時間底線。
現在你會轉化了嗎?只要對應SMART原則的每一個要求使計劃變得更加具體就好了。
再舉個例子,比如“堅持寫作”這條,我們就可以轉化為:“提前列好閱讀書單,在7月份每天閱讀半小時。”
要提醒大家的是,在SMART原則中,“A-目標是可達到的”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一定要給自己設立可以達到的目標,千萬不要一開始定得過高。
因為在執行過程中我們有可能會遇到之前預測不到的問題,給自己的目標寬松一些才能隨時調整、堅持完成。
畢竟,在第一個月里,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如果因為設定的目標太高而完成不了,打擊了自己的積極性,那就得不償失了。
記得我剛開始為自己做寫作計劃的時候,設定的是每天寫一篇文章的目標,當時我的自控力老師就提醒我:“你的愿望是好的,但是一上來就設置這樣大的寫作量不利于任務完成,會影響你整體的達標情況,適當把目標降低一些吧。如果覺得自己可以,下個月再增量就好了。”
老師的這句教誨點醒了我,于是我把目標調整到了:每周寫兩篇文章。
實際執行的過程證明老師說的是對的,因為由于很久沒寫東西,每周寫兩篇文章就已經讓我苦不堪言了。如果每天寫一篇,估計我連兩天都堅持不下去啊。
第二步:為執行計劃做足相關的準備工作。
計劃做好了,我們還要提前做好執行計劃的相關準備,才不至于等到做事的時候才抓瞎。
方法就是,你要先問問自己:“我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據計劃做相關的準備。
還拿寫作和閱讀舉例,看看我們都要做哪些相關的準備。
案例1:下個月通過報微課的形式,跟寫作老師學寫作。養成每周寫2篇文章的習慣。
要想實現這個計劃,實現的基礎是報微課,那我就要提前弄清楚哪個寫作課是適合我的,然后做出選擇。
我問自己:“我學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呢?”
答:“掌握基礎的寫作方法,梳理之前的經驗,記錄生活。”
那我知道我其實需要的是一個專門適用于小白的寫作課,于是我搜遍網絡選擇了“湯小小”老師的寫作訓練營。
這樣時間一到,我就可以馬上開始執行寫作計劃了。
案例2:提前列好閱讀書單,在7月份每天閱讀半小時。
看到這個計劃,相信你也意識到了,計劃的關鍵在于我得有一個閱讀的書單對不對。
所以我還是問了自己這個問題:“我堅持閱讀的目的是什么?”
答:“增長知識,擴寬自己的認知領域。”
問:“想擴寬哪方面的領域知識呢?”
答:“營銷推廣方面的,最近剛好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
問完后我便了解了自己的內心,于是就去百度、豆瓣等網站上搜集了10本關于營銷方面的好書,這樣一個書單就形成了。然后我又用了20分鐘時間照著書單在網上下單買書。
另外我還在手機商店里下載了一個番茄工作法的輔助工具“Forest”,用于閱讀的時候給自己倒計時半小時,這樣一切都準備好了。
跟之前亂讀一氣,沒有規劃的我不同,現在我知道了讀什么書,知道了每天讀多長時間,也有了相應的輔助工具,執行起來真的更容易堅持下去。
所以提前給自己提問,做好充足的準備能夠讓我們更有針對性、更持久地執行計劃。在執行計劃時,也不用多費腦子,起步也容易多了。
現在你學會了嗎?只需要做到這兩步,你的計劃實現的幾率也能翻倍。
第一步:用SMART原則,把目標轉化為可落地執行的計劃。
第二步:給自己提問,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
你的2017年度計劃都達成了嗎?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經歷吧。
PS:本文配圖均為強大的小萌萌手繪。
我是專注個人成長的視覺引導師,用一年的時間成長為想要的樣子,如果你有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我們一起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