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富爸爸窮爸爸》是我第二次讀了,第二次讀又比第一次讀精進不少。對內容性敘事不再關注,而轉而更加思考其背后的邏輯和價值觀。這本書其實一個就說了這樣三個概念,第一,資產項和負債的區別;第二,職業與事業的區別;第三,不要害怕失敗,勇氣的重要性。
第一,資產項和負債的區別,用書中最簡單的概念區分,資產項是能夠帶來現金流的,而負債是帶出現金流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買房。如果這個房子是買了價值投資,準備持有一段時間就出手的,或者房子買來是為了出租,且租金大于需要付的貸款,這個房子就是資產項。如果,這個房子僅僅是為了住,而且買了之后其市場價格還下降了,那么這個房子就是負債。
然而,單純這樣理解資產項和負債表面的含義,沒有任何價值,這里需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復利。資產項是能夠產生復利的,而負債則不行。把錢存在銀行,錢是按照單利計算的,如果有人一個月把錢拿出來,而后又連本帶息又存進去,人為的制造‘復利’。即便如此,我們還需要考慮通貨膨脹的威脅,如果那個利率小于通貨膨脹的速率,那也不算是‘復利’。
‘復利’最直接的體現是由小到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句話‘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如果不深刻的理解這句話背后的邏輯,我們是做不到很好的投資自己的。因為把自己看做一個公司的話,時間是稀缺的資本,它也有好的業務,差的業務,我們首先需要選擇做哪些業務。投資自己,我們要盡量做‘復利’利率高的東西,比如說學英語,它可以極大的擴充我們的閱讀范圍,增加理解力。一項好的興趣,能夠帶動其它的興趣培養,這才是真正‘復利’效應疊加。
富人往往先支付自己,這個道理也源于這里的先購買資產項,后還清負債。
第二,職業和事業的區別,職業是為了錢而去做事,事業不是。
教師、醫生、金融從業者、互聯網從業者,這些都是職業。區分自己的工作是職業還是事業最直接的方法是,想象自己現在有一座金山,花不完的錢,你還會去上班嗎?
這也是書中富爸爸對兩個孩子的教育,如果一分錢沒有,你再去做這個工作,然后再想這個工作對自己的意義。兩個從雜貨店的打雜中發現小人書閱覽的小生意,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那我自己作比,我的職業是互聯網金融的一個內容運營實習生,我的事業是什么呢?暫時可以定為寫作和理財,那么意味著無論是在周末,乃至是在擠地鐵、睡覺前的一兩個小時,都得去花時間打磨它們。它們成為我的事業,是因為我熱愛它們,不但是為了錢,也因為它們我能夠變得更強大。然而事實卻是,我并沒有做到這一點。事業的起步必然是知識的堆積加上積極的實踐。
而且,值得強調的是,事業和職業一點都不沖突,事業上成功的人,往往職業上也會一帆風順。而事業,肯定也包括家庭啦,朋友啦,愛人啦,事業一定是讓我們變得更強大的事情。我們很難知道更好的自己是什么樣子的,只有做到了才會知道。單身久了的人,總會盲目的自信,自己是一個快樂的單身漢,沒有嘗試過,他們永遠不會知道真正甜蜜的愛情會是什么樣子。
對于自己的事業,要關注,而且要持續增加這方面的知識。
第三,不要害怕失敗,勇氣的重要性。
一個人是否有勇氣,往往決定了一件事他是否回去做。對愛情有勇氣的人,才會去表白,才會行動,在行動中情商得以提高;能夠接受風險的人,才會去理財,才有可能獲得財富。害怕風險,是缺乏勇氣的一種表現,害怕失敗也是。
見識等于勇敢加上知識,知識可以習得,而勇氣卻很難習得。勇氣的習得一定是在很多次失敗中,重新站起來而鍛造出來的,就像一支嗷嗷叫狼性的軍隊,它們一定在血與火中涅盤而生的。怎樣才能有勇氣呢,去嘗試了,失敗了,重新再來。失敗只能讓失敗者失敗,讓成功者成功。
勇氣產生的另一條件,是自身實力的上升。很多時候,財富和知識都可以催生個人心智的強大,而大腦的強大又會影響到勇氣。一個家境良好,且外貌帥氣的男生,顯然在愛情方面更容易有勇氣一些。
即使這本書讀了兩遍,還是感覺沒有體會到它全部精髓。我不想以這個作為這本書有多好的溢美之詞,而是對自己理解力低下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