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講講Q的故事。
Q是我初中老同學。我們相識、相知、如影隨形已31年有余,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且經過濾、沸騰、蒸餾、冷卻、沉淀,是很純的那種水。
下午,Q來找我閑聊。每次來之前,Q都會先在微信問我忙不忙?這一習慣他保持了好多年,當然以前是電話問。此一細節(jié),可窺見Q是怕給別人帶來不便的人。Q的家離我家近,離我辦公室也近。沒幾分鐘,他就到了。
廣州的冬日如情人的目光般溫煦,陽光透過辦公室大片的玻璃,鋪灑在我倆對座的棕色長條桌上,桌上便有了明暗的色塊。給Q泡上一杯綠茶,綠茶是石門老同學送的,有老家山水之韻味。茶葉在玻璃杯里悠悠翻騰,往事在心頭次第涌起,風輕云淡,感慨唏噓一番,也聊起彼此的新事。Q習慣來去如風,來不及續(xù)水,Q說要回家了。
Q轉身推門離開的一瞬,留給我一個頭發(fā)灰白的中年非油膩男的背影。倏忽間,從玻璃門的投影里,我似乎看到曾經的青絲少年馭風而來。
不禁,我回望Q已走過的人生??
【一】
1986年9月,步入初中,與Q相遇,一起走過了既苦澀又快樂的三年初中生活。1989年6月,那是一段動蕩的時期,我們初中畢業(yè),Q如愿考上中專。在當年的農村,這是一件歡欣鼓舞的事,因為預示著國家糧、鐵飯碗。在好多個枯燈夜讀后的夜晚,啃著兩毛錢一個的噴香桃酥,兩個農村少年無數次向往過那一紙通知書。后來漸漸明白,當年的中專考試如收割機,把當時一撥最聰明的農村孩子刈稻般割走了。而次聰明的我們,進了重點高中。
Q是標準的學霸,門門功課優(yōu)秀,似乎沒有他學不會的。一手好字,讓老師們都集體嘆服。我親眼所見,他的筆記本甚至成為有些同學的字貼。而家庭的貧困讓Q無比沉默寡言,以致有些老師誤解其為高傲,只有我知道,Q有著怎樣自尊而敏感的心。我時常說:如果Q上高中,考上北大、清華應該是沒問題的。
【二】
Q上中專后的第一個寒假,我去Q家里。Q告訴我,他們班是機械制造八班,簡稱機八(雞巴)班。
中專期間,Q的智力應付課程顯然游刃有余,溢岀來的智力咋辦?不能浪費,于是研習各種牌技。
因專業(yè)原因,班上僧多尼姑少。班上僅四位女生,如稀寶般,聽Q說后來被同班四位男生俘獲,也算肥水沒流外人田。正是荷爾蒙茂盛分泌的年紀,于是發(fā)泄在籃球場、足球場。Q極其癡迷籃球、足球。暑假再見Q時,黑而瘦,但黑得健康,瘦出力量。如行走在大學校園里,Q是有可能被誤認為是非洲留學生的。
【三】
我猜測,等畢業(yè)的日子漫長而無聊,更何況是四年。
1993年6月,Q中專畢業(yè)。為留在市里,Q托人走關系,進入一家國企--船舶制造廠。當時國企廠,已日薄西山,下崗態(tài)勢已初見端倪,工人老大哥的地位岌岌可危。艱難的時候,Q從家里背米度日,Q說那是自己最慚愧的日子--養(yǎng)不活自己。
當時還在上學不知情的我,曾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去看望他。到他廠里,需坐渡船。Q與同時分配進廠的中專同學用排骨火鍋來招待我。在木柴熊熊燃燒的爐子上,燉排骨的砂缽熱浪翻滾,香氣四溢,一幫年輕人吃得大汗淋漓,其樂融融。若干年后,香味猶留唇齒間。
傍晚,在煙青色的古舊街道,Q送我。踩著溜光的青石板路,我們走到碼頭,我踏浪返城。記憶中,回頭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冬日的余暉,給他們廠房抹上了一絲沒落和落寞的色彩。
或許是太過無聊,或許是聰明的人都愛賭博,Q與年輕的同事將常德市"市粹"--跑符子練得爐火純青。但Q輸多贏少,日子無以為繼,此時我已分到廣州。一天,一封求助信由鄰校輾轉而至(Q寫錯地址了),Q向我借錢,理由明確充分--還賭債。看來真是老友,直來直去,沒啥隱瞞。
【四】
永遠不會忘記,1998年春節(jié)后不久,年味還殘留在乍暖還寒的初春空氣里。一天我剛下課,同事告訴我說外面有人找。到辦公室外走廊一看,是Q,背著一個大大的包。四目相對的剎那,我有"天上掉了個寶哥哥"的感覺!其實,那時已有call機,提前給個電話也是可以的。看來真是老友,不告而訪,突然襲擊。
Q告訴我,廠里快破產了,實在混不下去,找三哥拿了點路費出來找工作。不知為什么,那時找工作還真難,可能是因為文憑低,也可能是原來的廠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無所事事,沒有學到啥技術吧!
Q和單身的我同食同宿半月有余,天天扒拉報紙的招聘信息出去找工作。得閑時也與學校幾位湖南同事將跑符子在異域發(fā)揚光大。終于,Q在番禺找到了工作,當一個小小的技術員。廠是大廠,以千人計,Q說廠里年輕女工如云,統(tǒng)一藍色工裝,上下班時如藍色大海涌動,蔚為壯觀。
在陌生都市,Q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剛跨入新世紀,Q娶廠里同事美眉為妻。2004年,為安頓初生的女兒,Q借錢在廣州購房。離開了租住的棠下握手樓,肉身和靈魂有了一個真正的家。
【五】
老婆孩子熱炕頭,在忙碌蒼茫的城市尋找到一方寧靜。但Q不甘平庸的心蠢蠢欲動,不想打工度此一生。于是辭工另謀出路。那時模具制作很火,遂跟著妻子親戚學模具設計和制作。對Q來說,算專業(yè)對口,也可發(fā)揮優(yōu)勢。學成出師,便在深圳開店。苦于拉業(yè)務好難,支撐半年有余,關門歇業(yè)。
這可看作是Q的第一次小試牛刀的創(chuàng)業(yè),雖未成功,但為Q進入新的行業(yè)和以后創(chuàng)業(yè)埋下伏筆。
【六】
初戰(zhàn)未捷,Q只得重拾舊業(yè)--打工。也算模具設計沒白學,這次謀得一外企(德企)工作,當技術員,設計漁具產品。在此期間,繼續(xù)自學,習得各種最新設計軟件。工作清閑,得心應手,工資也不算低。
此時,購一專業(yè)自行車賽車,一為解塞車之苦,二也可強身健體。漸次添置專業(yè)騎行設備,加入同道群參與活動,偶參加賽事,也算摸到了自行車運動的一點門道。
為省錢,其間戒掉賭博(主要沒機會)、抽煙之惡習。但一直堅持買彩票,延續(xù)著一夜暴富的夢。我鄭重叮囑過:如若中了500萬,千萬要借我點錢花花。Q允諾:一定,不用借,同花。雖說有次中獎買了部手機,但買彩票終究還是賠本的買賣。500萬終究是夢。哪知道,現在500萬,已不夠在廣州買一套好地段的房。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