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公布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張一鳴超過美團的黃錚,成為中國80后白手起家富豪第一人。
說到張一鳴,可能好多人第一反應是這人是誰,但如果說到今日頭條,大家就都知道了,今日頭條就是他一手創辦的。
今日頭條從2012年8月份上線,上線三個月,今日頭條就獲取了1000萬用戶。到了第2年6月份,今日頭條的用戶已經超過了1.2億人。
今日頭條已經走過7年的時光,如今今日頭條的估值已經達到750億美元。
你可能還不知道,我們常玩的抖音、火山小視頻,悟空問答、懂車帝等一系列產品,都是今日頭條公司旗下的產品。
對于外界普遍關心的今日頭條何日上市的問題,張一鳴說: “上市的問題這個事情比較大,要延遲滿足感,要再等一等?!?/p>
張一鳴曾在好多公開場合說到延遲滿足感,這也是他自己最欣賞自己身上的一個特質。
張一鳴說:“一生碌碌無為的人,大多是因為沒有延遲滿足感。延遲滿足感具體到公司運營上,可以體現為一些不著急賺錢的公司,繼續燒錢去做大用戶量,擴大規模,會有更大的成就?!?/p>
什么是延遲滿足感?
百度百科給出的解答是:“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愿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哲學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p>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一個有名的“棉花糖”實驗。
他們把十幾個小朋友放在一個屋子里,給這些小朋友一人分了一個棉花糖,小孩可以立即吃掉棉花糖,如果可以愿意等待15分鐘的話,他們就可以得到兩個棉花糖。研究人員通過跟蹤50年后發現。那些沒吃棉花糖的孩子,他們上學的時候學業更好,后來事業上也更加成功。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張一鳴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過,他在大學的時候只做了三件事:寫代碼、讀書、修電腦,這三件事讓他收獲了耐心、知識和他的太太。
在他上大學的時候,張一鳴一個女同鄉的電腦壞了,讓他幫忙去修。他回來后興奮的告訴舍友說那個女孩子很不錯,他要決定去追人家。他總是跑去幫人家修電腦,約女孩出來聊天。當有一天他給女孩表白的時候,結果被女孩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室友本來想安慰他,沒想到他卻覺得無所謂,他覺得給你表白這件事情,只是跟你說一下,然后你有不同的意見,沒事我們接著來。
后來他繼續幫女孩修電腦,約出來玩,沒想到兩個月之后, 舍友就看到他們兩個人在牽著手逛街。這個女孩也就是他的初戀,后來也成為他的太太。
張一鳴大學學的是軟件編程,他日復一日地泡在圖書館實驗室,他在這期間他讀了人物傳記。
他發現這些偉人成功之前,每天都在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這些事情最后連成線,最后成就了他們。
張一鳴剛創業的時候也創立了兩家公司,最后都失敗了,這些失敗的經驗最后連點成線成就了今日頭條。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你走的每一步,就為后來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工作不分你,做事不分邊界
張一鳴2005年南開大學畢業后,加入了一家通訊公司。剛開始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師,兩年后他就管理了公司55人的團隊,負責所有的后端技術,同時也負責很多產品相關的工作。
張一鳴是說他成長得很快,并不是因為他技術最好,而是因為他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對其他同事的問題,只要他能幫助解決,他就去幫助。對新來的同事,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幫他們講一遍,這樣也讓自己成長的很快。
他當時基本上每天都是12:00~1:00回家,回家后繼續編程。這不是因為公司的要求,而是自己喜歡。所以他很快就從一個負責一個模塊到負責整個后端系統。一開始帶一個小組,后來帶一個小部分團隊,后來帶一個大部門。
雖然他當時負責的是技術,如果產品上有問題,他也會積極的參與討論產品的方案。這些雖然都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但這些事情讓他得到很大的鍛煉。
參與產品方案的這段經歷,對他后來轉型做產品提供了很多幫助;參與商業的部分對他后來做公司有很大的幫助;
跟著銷售總監去見客戶的經歷,對他組建技術頭條的銷售團隊也有很大的幫助。
延遲滿足感會讓你主動愿意去做更多的事情,自然你也會得到更多的鍛煉。
躺在大樹下,模仿別人多沒意思
2016年今日頭條公司被知名互聯網公司收購的消息,在業界掀起波瀾。
張一鳴在公司內部的郵件稱:他創立公司,不想成為這個公司的高管 ,躺在大樹底下,模仿別人多沒意思。
在一次今日頭條問答的活動中,張一鳴也對收購的事情對于給予了否認,并推薦了一首英文歌曲,“有首歌叫《GoBigorGoHome》,好聽!”
我專門去網上搜了這首歌,這首歌的意思是:要么贏者通吃,要么滾回老家;要不做大,要不回家;要么放手一搏,要么別干。
這件事當時不管真假,如果今日頭條當時被收購了,也不會有今天750億美元的估值。
要想成功,你需要延遲滿足感
在當今這個社會,人的內心越來越急躁,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即時滿足感,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買買,也不考慮自己的購買能力。
凡事希望只要努力一下就就想看到結果,所以現在各種快速減肥的廣告、各種培訓班,各種快速賺錢的項目,無一例外都非常火爆。
當你陷入進去了時候,往往發現這都是坑。
張一鳴說:“如果你一畢業就把目標定位在北京市五環內,買一個小兩居小三居,你就會把精力都花在這上面,那么你的工作就會受很大的影響,你的行為和行動就會發生變化,不愿意去冒險?!?/p>
在2000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房地產行業特別火爆,當時有人給任正非提議,隨便投資點房地產,就能輕松賺一百億。誰知被任正非當場否決了。任正非認為,如果賺了大錢,就不愿意再回來賺小錢了。
10年后,又有人提議:隨便要點地,投資蓋房子,輕松就能賺上一百億。誰知任正非當場發火,華為不做房地產早有定論,誰再提的話,誰下崗。
由于華為專注于通信領域,才有了華為的今天。
2018年,華為全年營收7212億,阿里巴巴收入為3768億元,騰訊2的營收為3127億元,百度總營收為1023億元,華為的全年營收額相當于百度,騰訊,阿里之和。
所以,一個人要想取得大的成功,你需要延遲滿足感。如何提高我們的延遲滿足感呢?
在《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里提到延遲滿足感。延遲滿足感就是先處理讓你覺得痛苦麻煩的事情,再做容易簡單的事情。當你先接受了痛苦,解決了問題,最后你才會享受更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