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日新月異,傳統紙媒日漸衰落,尤其是雜志類。現在靜下心來好好看一本書幾本雜志的,實在太少了。可之于我,依舊還是愛紙質書的質感。我摩挲于每本書的文字,總覺得,白紙黑字寫下來的東西才是靈動的。
各種新媒體的高速讓我更加珍惜傳統媒體的幾絲體面。起碼對于我來說,我不想送走它們…如果花錢能收藏紙媒僅剩的幾絲體面,我想我是愿意的。拿起幾本紙媒,幾本雜志(我的偏好是人文藝術方面),你會驚訝于它們用詞的謹慎,排版的美觀與統一,習慣了網絡某些粗糙的遣詞造句,我們會羞愧自己對于美的深究與思考的想象力竟然也匱乏到如此地步,每月花幾十元欣賞美與藝術,還有僅剩無幾的人文關懷,時時撫摸溫軟的紙質,感受傳統媒體人與新式獨立雜志的一次次合體。那種沖擊力是巨大的!甚至會讓自己羞愧的想藏起來。
新視線 ? ? ?
??眾多雜志中我最愛的一本,驚嘆于內容的豐富,封面的重彩拼接,排版的舒適,行文的流暢。一期一個主題,有戲服,荷蘭,印度,北歐,波普藝術,中國畫冊、黑膠等相關主題。內容有深度,有張力,讀完整本雜志就可以入門一個領域或者初識一個國家,怕停刊,這幾期都想永遠珍藏。書中的排版特別精美,從地理、建筑到人文風情,都講的特別詳細!非常敬佩背后的主編們,能把一本雜志做的如此精美。
價格:18-25
lens
??lens ? 分視覺系列和目客系列,改版后的畫風清奇,一眾心情雜志中,lens歸為品質尚佳一類,視覺和目客堪稱一本精美畫冊,排版精致,圖片寫實,通常有很好的選題,比如中國剩女,花朵與我,陳丹青的畫室,山本耀司,充滿著人文藝術情懷。
有一期是專門講搖滾青年的,講那些成名的或不成名的90年代歌手的背后故事,對于想懷舊的我們,拿起來看,簡直就像穿越,一下子就進入了他們的年代,也想對著遠處,大吼幾聲嗓子。
價格:27-32
colors
??有這樣一本雜志,以:A magazine about the rest of the world為創刊宣言。這本存在了20多年的意大利雜志,保持著一期一主題的內容,涉及藝術,人文,戰爭,歷史,是為數不多的幾本有自己DNA的雜志。幕后的主編是一位設計師,內容的豐富,不能單單僅僅用精美這兩個貧乏的詞語來概括,更多的閃耀的是人道主義精神,將世界僅剩的善良和一點兒憐憫之心剖析給世人看,讓人不得不對它懷以無限崇敬。但是市面好多都買不到了,2015年就有傳要停刊,但又聽說今年會發新的紀念版本,目前只買到一期,打算永遠收藏。
價格:60-80
kinfolk
?? Kinfolk 初設立,以0廣告,極簡風格,似一股清流,清新了整個出版界,標榜小眾雜志。圍繞生活主題展開,但如果你想從這本雜志獲得些實質性的東西,我覺得還不如怦然心動的整理術來的快,因為欣賞價值遠遠大于實用價值,不過如果說它的實用價值是擺拍,那100一本也太貴了!現在降到80,買一本欣賞一下就行了。反正,我買過,看過,嗯,就算鑒賞了。
價格:80or100
讀書
??一本10元但雜志約有20多篇書評,書評均出自學者,但簡單來說,這是一本有深度、有張力、有底蘊、學院派的讀書雜志,堪稱文化圈的一場盛宴。涉及的書目多半是政治,經濟,人文領域。對于在讀書方面,知識量較少的受眾來說,可讀性并不高,需要很多專業性的知識,比如我最近在看布魯姆的《西方正典》,說到維柯的美學,剛好16年第1期就有篇書評《維柯的美學讀法與新時期美學熱》,所以我覺得這本就值得購買。
價格:10
我之所以推薦這幾本,是帶有我個人色彩非常濃烈的,只是想在這個快餐式閱讀盛行的時代,讓更多人停下來欣賞一些美。
復旦學子心中有一信條:自由與無用的靈魂,自由在前,擁有自由就代表要一定程度犧牲安全,想要安全就只能茍且。自由在我們每個人心中,但對于無用,我想社會應該允許這些無用而美好的東西存在。
布魯姆說:
只有書本的文字可以使人一讀再讀、反復思忖、豁然領悟。
我珍惜紙媒帶給我的每一次閱讀體驗,不管好的壞的,那種陌生性的東西讓你感覺是在接觸一個陌生人,產生一種怪異的驚訝而不是種種期望的滿足。
所以,如果可以,我想永遠珍藏紙媒最后的幾絲體面,讓我無盡感受這個世界更多“無用”的美,卻能獲得心靈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