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一人走在這條既陌生又熟悉的公路。路上車并不多,偶爾經(jīng)過幾輛軍用大卡車。卻也見不到一個行人。天氣出了其的好,天空一碧如洗。筆直的公路卻也一眼看不到盡頭。迎著風我慢慢的走著,耳邊的風竟也呼呼作響,隱隱約約還傳來了海浪的聲音。
不知道走了多久,我應該有點累了,拿出手機看了會兒朋友圈,發(fā)現(xiàn)大家都在曬旅游,曬孩子,秀恩愛等。算了,我打消了讓他們來接我的想法。
我繼續(xù)慢慢往前走,筆直的公路,遠處出現(xiàn)了高山。漸漸的,眼前的景象越來越熟悉。一座地標似的建筑出現(xiàn)了,那棟氣派非凡的高樓大廈,竟是“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業(yè)大廈”。原來這條既熟悉又陌生的公路,是通往母校的道路啊。我加快腳步前行,竟然偶遇到了大學時的同學莊帥。
“欸,在這里能遇到你,我不會是在做夢吧”,我驚訝道。
“哈哈,你不是在做夢,我們就是遇到了。”,莊帥拍著我背說。
“你住在這里么?去上班是不是很遠啊?”,我記得莊帥在里學校好遠的地方工作的。
“是遠啊,城里的房住不起啊,早上五點半出門就好了?!保f帥苦笑著說。
一段寒暄后,我們便道了別。我看了眼莊帥匆匆忙忙的背影,繼續(xù)學校方向走去。
終于到學校正門了,還是一點沒變。我在看了看氣派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業(yè)大廈,樓頂上的“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業(yè)大廈”這幾個字各位的耀眼。記得我當時畢業(yè)的時候,這棟樓還在建呢,沒想到建完后這么壯觀。這樓里面一定有好多心懷夢想的年輕人吧。
轉(zhuǎn)身進了校園,身邊出現(xiàn)了好多年輕的男男女女,笑容像陽光一樣燦爛。學校還是當年的樣子呢,藍藍的天空下,淡淡的青草香。當年一起揮汗如雨的籃球場,那條手牽手走過的林蔭小道,高數(shù)課上瘋狂占座過的教學樓,午后的圖書館,每次下課后排隊買飯的食堂。正在我回憶恰同學少年,書生意氣的時候,遇到了又一個熟悉的面孔——劉基。劉基好像是因為大學一直沉溺于游戲,掛科太多,到現(xiàn)在還留在學校呢。
熱情的擁抱后,他邀請我去寢室坐會兒。我想起當年我生活過的地方,就也跟著去了。走進長長的過道,一推開門,眼前的一切就是大學男寢室應有的景象,雜亂不堪,不堪入目。大家似乎都在睡覺,劉基告訴我,他們經(jīng)常去網(wǎng)吧通宵玩游戲的。其實我大學時也是玩過游戲的,只是后來因為女朋友和游戲之間,我選擇了女友,放棄了游戲。然后女朋友為了生活放棄了我,當然這是幾年之后的事了。
別了劉基,我從學校北門出去了。北門這條路上人很多,因為這里好多小吃攤,小飯店,雜貨鋪,超市等。大概走了50米之后,樹上,墻上都開始出現(xiàn)了日租房的廣告,那是非常簡單的手寫廣告,“日租房,24小時熱水,空調(diào),寬帶,電話13XXXXXXXXX”。這不知道是誰第一個想到了,大學旁邊的日租房生意確實火爆,尤其是周五周六晚上。
其實有些人上大學是不讀書的,上大學也不是所有人出路。那些說非要大學畢業(yè)的,也許只是我們的偏見罷了。魯迅先生說,讀書看似很明白的事,但至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職業(yè)的讀書,比如學生因為升學要讀書,老師因為要講課,所以要常常翻翻書,這樣的讀書其實對于不愿意的人來說是很痛苦的;另一種是愛好的讀書,那完全是出于自愿熱愛讀書,都自己喜歡的書,自然充滿樂趣。
天色漸晚,我繞著校園外再走了一圈,回到了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業(yè)大廈,夜色下大廈,褪去了其華麗的外表,露出了鋼筋混泥土的骨架,竟然還在施工中。原來白天看到的,只是未來的幻象而已。
還是一個人茫然的走在這條筆直的公路上,我想我該怎么回去呢?海邊的夜里,寒意不斷襲來,我醒了,起來關(guān)了空調(diào)繼續(xù)睡。原來這只是一個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