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名將云集,很多厲害的人物都青史留名,即使是現在,無論男女老少都對三國時期的歷史十分熟悉。那么作為歷史上最著名的大亂世之一,三國人才輩出,比如說劉關張、曹操、諸葛亮、陸遜和關羽等。
大家都知道三國的諸葛亮真的十分厲害,不管是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還是在正史三國志里面,諸葛亮的評論都是很高的,也成為了許多人崇拜的蜀漢第一謀士。諸葛亮簡直就是蜀漢的頂梁柱,沒有他,蜀漢恐怕也建立不起來。
諸葛亮的地位的確很高,但是在正史中他并沒有三顧茅廬,不過在與劉備經過多次的交談之后,諸葛亮漸漸受到劉備的重視,并在此之后地位慢慢往上升。
三國之中蜀漢綜合實力最弱,因此為了蜀漢的發展,諸葛亮就發動了北伐。三國迷或許知道,在北伐中,能和諸葛亮抗衡的就是司馬懿啦。那么在北伐的過程中,諸葛亮也曾經用自己夫人的衣服送給司馬懿,目的就是羞辱司馬懿,迫使其出戰。
那時的司馬懿對諸葛亮的戰事壓根兒不關心,相反的是司馬懿關心諸葛亮吃什么。這就讓人有些困惑了。之后司馬懿知道了諸葛亮每天的飯量不過數升,聽到此消息之后,司馬懿百感交集,畢竟諸葛亮恐命不久矣了。諸葛亮在蜀漢中事必躬親,不管是多么小的事務都要自己過問,屬實管得有點多了。一天天的,諸葛亮逐漸勞累過度。史書上對此的記載為“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噉不至數升。”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司馬懿對于諸葛亮的預測準到令人頭皮發麻,比諸葛亮還神。
果然沒過多久,諸葛亮就因病去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諸葛亮的死和勞累過度有一定的關系,如此的諸葛亮真的為蜀漢戰斗到最后一刻。面對諸葛亮的事必躬親,有一個率先提出了反對的意見。這個人是誰呢?
這個人就是楊颙,根據《三國志·楊颙》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楊颙去世,諸葛亮傷心不已。史書記載為諸葛亮“垂泣三日”。諸葛亮盡管事必躬親,但是這種事無巨細的工作方式必定會累壞自己的身體,因此諸葛亮在年僅54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對于諸葛亮的操勞,楊颙進行了勸諫,史書記載為:“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請為明公以家主喻之。”就是說治理朝政要遵守蜀漢的制度,無法越俎代庖。上下級之間不能互相侵犯,不然就會起到反作用。
其后楊颙說道:“今明公為治,乃躬自校簿書,流汗竟日,不亦勞乎。”換句話說就是現在您治理朝政,親自過問審閱文書簿冊,幾天以來您都汗流浹背,難道您不累嗎?諸葛亮聽到這樣的勸諫后,十分感謝楊颙關心。
懂的都懂,從這句話我們可以判斷出楊颙指出的致命缺點十分正確,如果諸葛亮沒有每一件事情都自己參與,或許壽命會延長一些。諸葛亮看到如此的勸諫后,十分感謝楊颙。可惜諸葛亮沒有聽從他的意見,一如既往地操勞。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都要明白合理安排事情的重要性,勞逸結合,善于聽從他人的建議,才能休養生息。以上就是本期的三國歷史故事,最后祝各位主公身體健康,生活愉快。